关于海南自贸区岛的一些想法
海南要做自贸岛,在2023年要进行全岛封关。但是这座岛能否发展,大家还是在进行一定的想象而并没有拿出令人确信的依据。作为一个海南人,实际上还是会心系家乡。因此回海南要做些什么来谋生,也一直是我经常思考的话题。
在海南可能赚钱的途径,可以分为三种:一、赚本地人的钱。二、赚外地人的钱。三、赚外国人的钱。对于海南岛这种经济体量的经济体,能够有这些途径的机会,算得上是一种运气。因为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只有赚本地人钱这一唯一途径。
一、赚本地人的钱。
赚这块钱主要是满足本地人的生活需要,如餐饮、零售、刚需地产、批发等等。在2020年海南全岛的常住人口为996万左右。所以赚本地人的钱,就是赚这996万人的钱。单从人口上看,同样的年份,上海为2428.14万人、广州为1530.59万人、深圳为1343.88万人。如果想赚本地人的钱,当前情况机会还是比较小。除非大批量的人进行涌入,赚本地人钱的途径才会得到扩大。
二、赚外地人的钱。
一想到赚外地人的钱,会立马想到海南的游客。虽然是国际旅游岛,但实际上海南的游客量其实并不大。我稍微的查了一下网络,2019年海南接待的国内过夜游客数是3954万,而同年广东省的过夜游客是49400万,这直接体量差距了12倍。但是可能去广东的人中很多人是办事或出差,而来海南的纯粹旅游的人实际上是比较多的。
除了游客外,海南每到冬天还会涌入相当一部分候鸟,这些候鸟当中,北方和中国西部的人会比较多。他们往往是年龄比较大的中老年人,在海南一般是从冬天11月分来住到第二年3月份离开。这些候鸟也不全是有钱人,相当一部分人是乘着绿皮车,早早的考虑好了海南哪里租房子便宜,然后租着便宜的房子来度过整个冬天。比租房子好一点的是在海南某个镇上买了房子,像我家的镇上冬天就有很多四川人来镇上过冬。这些人由于经济条件并不算太好,加上海南的物价确实较高,所以在海南表现得常常会比本地人抠门。常常会听说,他们在市场上问价了之后又不下手,并且往往等到市场快收摊的时候才来市场买打折的便宜菜。
当然能来海南有房子过冬的外地人,有钱的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到了冬天,就会发现三亚的酒店住满了人,7天如家这种快捷酒店在这个时候价钱能涨到500多一间房。与此同时免税店里总是堆满了来买东西的外地人,由于免税店是离岛免税,所以本地人来买东西实际上是较少的,但本地人要做代购这门生意,其实还是稍微的有些赚头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来海南旅游或过冬的赚钱,这个生意规模并不那么大。要赚外地人钱,除了把更多的游人及候鸟吸引来外,还得要有其他的方式来挣钱-------即通过海南本土生产、或贸易把货物卖到大陆乃至世界。
转口贸易不太现实,因为海南和大陆的交通往来确实不大方便,想不出什么理由能让货品在海南兜转一圈再送出。珠三角工业发达,生产完毕后应该就能直接的发往世界各地,不大需要经过海南进行转发。海南岛上如果实行全岛免税的话,可能的好处确实就是从国外引进免税原料,在海南成立工厂,依靠国内的技术进行生产、组装、加工,再将成品转卖到中国内陆或全球。这一个步骤技术含量可能不会太大,对于人才紧缺的海南,可能是现阶段正确一些的方向。待到产业成熟一些之后,再考虑升级到一些高科技的行业。因为高科技人才在哪都能过得不错,所以现阶段海南对这些人才的吸引力可能不大。
除了加工以外,还可以看到海南的农业。海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热带领土,因此在种植热带作物上确实具备一定得天独厚的条件。作物槟榔一直是海南本地的“发财果”,在槟榔价格好的时候,一座山的槟榔就能在当年诞生一个新的百万富翁。另外,水产养殖也是一个方向,因为海南热得早,所以鱼苗能够生产得早,这便比全国其他地区的鱼苗养育产业要有优势得太多。
还有就是海南建完后卖给大陆的房地产,但如果海南没有发展起来,这个就是一个一锤子买卖,能富起一部分人,但是平民百姓很难在其中得到一分利益。
三、赚外国人的钱
在海南的外国人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的多见,三亚听说俄罗斯人会比较多,但其他国家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但这个人数肯定不会比北上广生看到的外国人多。开放自由贸易岛的政策,成不成功,通过外国人的人数增加就能够进行简单的判定了。都没有外国人,叫什么自由贸易。
所以如果海南的自由贸易岛政策成功的话,外国人必定会变多。在海南将会出现大批量的外国公司及工厂,并会有很多外国人来到岛上进行定居,这势必会成为海南人口的新一大势力。
怎么吸引外国人来,才是海南岛当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家有没有给予外国人在这个岛上更方便的政策,网络能否去掉围墙,外国企业在岛上是否能够得到比大陆要高的税收减免,人员能否自由的进岛离岛进行免签,在岛上能否与本地人享有一定公平的权利,甚至为了发展暂时给予外国人高于本地人的优惠政策。先把人引入进来,让他们喜欢上这里,愿意在岛上开办企业。这样整个自由贸易岛才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