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
达尔文主义用在生物进化上总结下来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放在人类社会中,就是强者生存,败者灭亡。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有些官吏,他们深深的信奉这样的观点(特朗普“这就是人生”,科罗拉多市市长在得州暴雪时说“ 强者生存,弱者活该死”),可是表面却是白左的全世界无差异化,(白左:把弱势,少数群体提到特权阶级,从而赢得对应群体选票,同时获得不明就里的主体群体的喝彩,宣扬所谓的自由平等价值观。其实质是假自由平等,真控制选票)。
解释完毕,进入正题。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被主流接受是触及到了我们从心底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而这种关怀真的是同情心吗?也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人是非常喜欢分级的,给自己创造各种各样的优越感。放到宇宙角度,有钱人和穷人,高智商和低智商,有色人种和白人不过是人类定义的差异。差异可并不能决定好坏,这种定义差异的行为正是人类寻求优越感的来源。这里展开一下高低智商的差异,这纯粹是人类的定义。思维和意识也许只不过是智人的把戏,所谓智商高低,对于事物的领悟能力,眼界,层次,学识,能力,统统是在“人”所定义的框架下进行的行为划分,并不是像物理定律一般“universal”,甚至连物理定律这种看似真理的东西甚至并不是真理本事,而是尝试着描述所谓真理(如果存在的话)。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Plz❌look at m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