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4 线上读书 第五期 想看清自己的心理模式,先看清俄狄浦斯三角关系

活动详情:【则一】线上读书会——《冲突背后的冲突》人生中绕不开的三角冲突

年后,则一心理《冲突背后的冲突》线上读书会照常举行,由薛喜杰老师为我们领读。
第五期,我们的主题是“想看清自己的心理模式,先看清俄狄浦斯三角关系”。以下是内容要点:
潜藏的俄狄浦斯冲突心理模式会在一个人的内心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地运作,并会莫名其妙地支配着个人的行为及处事方式,而且会重复出现。
一个人在工作中对待上级的态度,往往与他在潜意识里对待父亲的模式相似,所以即便是换了单位,他与领导相处的模式总是一样的。
我们讲俄狄浦斯三角时,有三个顶点是孩子、爸爸和妈妈。

三条边是这三个人之间的联系模式。
站在孩子的角度跟他有关系的就是父子/父女或者母子/母女。
而事实上,一方面父母可以单独和孩子建立一线关系,另一方面,父母之间也是有一线关系的。
正是因为父母这一线关系的存在,才构成了一个家庭的三角形才对孩子内心的三角关系产生影响。
父母这条边在关系上是有连结的,并且在孩子内心能够认可父母之间保有的良好连接,意识到自己面临的不是两个单边关系,而是一个三角关系,孩子才有机会和希望学习处理从二元关系进阶到三元关系的更高层面的成长。
反之,如果孩子未曾意识到或者不承认父母之间有关系,那么他的能力就只限于处理二元关系,甚至停留在此形成固着难以进步。所以我们要把完整的三角关系和不完整的三角关系区别开来梳理。

完整的三角关系,意味着心理发展进入俄狄浦斯期孩子面临的是三个人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冲突叫做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不完整的三角关系,意味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孩子只是处理单独和妈妈或者单独和爸爸这样的二元关系.这是一个貌似有三角形,但又是不完整的三角关系,这种状态被命名为俄底浦斯情景(oedipussituation)。
这一章中,共读的伙伴一起讨论了心理学象征意义上的“弑父”和“嫉母”和来自现实中的“乱伦”的恐惧,这两间的联系与区别。
还一同讨论了不完整的俄狄浦斯情景在现代社会中似乎也很常见,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可能面临哪些的困境。
书中对这两种关系列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在此无法全部呈现,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群,参加到每周一次的线上共读中。
——薛喜杰
领读者

薛喜杰 杭州则一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流派 沙盘游戏咨询师相信人们有自我完善的潜能 活动寄语:在网络的空间里,我们真实的相遇,愿通过此书,照见内心里的关系模型,在深刻的理解自己后,迎来一个自在舒服的人生。 ❤ 欢迎加入我们的读书群,免费入群,时常分享。扫码立即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