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鱼的夜不归宿
好多鱼的夜不归宿
好多鱼刚来我们家的时候还没有名字,大概只有巴掌大,那天宝珠一眼就相中了它,哭着闹着不肯走,宠物店老板也开始坐地起价,没办法,只好带它回家,因为它“好多余”,又希望它有好多鱼,所以就叫好多鱼吧。
幼小的好多鱼抱起来就像一件工艺品,眼神清澈,性格温和,没人能想到,它后来会变成一个油腻又狡猾的胖子。我们空出了一个阳台,收拾成猫窝,添置了各种猫咪用品,最兴奋最积极的人就是宝珠了,铲屎、添粮、倒水,心甘情愿。
没过多久好多鱼就迎来了颜值巅峰,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宝石比它的眼睛好看,像一对散落在人间的星辰,它也渐渐习惯了这个家庭,习惯了每一个主人,主人中最讨厌的应该就是宝珠的弟弟宝石了,因为自从好多鱼来了,他就不再是家里地位最低的人,终于有个家伙,也可以让他来耳提面命。
好多鱼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四脚朝天躺在地板上,等着人来踩它,一边踩它,它一边抱着拖鞋啃,乐此不疲,然而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不敢招惹它了,它出现了第一次发情,谁碰一下它的屁股,它就会一个劲追着你,并且发出一阵阵怪叫,好多鱼的奇奇怪怪总是让大家起鸡皮疙瘩,索性,有一天毛小灵将它抓去做了绝育手术,并且美其名曰为了它好,据说不生孩子它就会活得久一点,毛质也会更好,还不容易生病,不过我很替它鸣不平,毕竟这不是它自愿的,就好像男人如果被阉割了,会提高40%的工作效率,可没有哪个男人愿意。
绝育后的好多鱼好像又变回了贪吃贪玩的样子,可我觉得它明明有点不开心,有点——若有所失。好在它迎来了第一个朋友,一只无家可归的小橘猫,小橘猫只有巴掌大,跟好多鱼的一条大腿差不多,好多鱼总爱抱着小橘猫,充满了爱意与占有,小橘猫也总是一动不动躺在它胳膊间,似乎很享受这种“欺负”,好多鱼也终于不再是全家地位最低的猫,终于有个家伙,也可以让它来耳提面命。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下午,好多鱼突然跑来拼命地扒我们的腿,我们赶到阳台,发现小橘猫因为撞倒了倚在墙边的折叠桌,被压死了,好多鱼蹲在它的身边,再也叫不醒它,宝珠也为此哭了好几场。
已经不记得好多鱼第一次偷溜出去是什么时候了,它欲罢不能地享受着外界的馥郁芬芳,怎么叫也不回来,追又追不上,好在还有贪吃的本性,用猫罐头在地上敲一敲,只好犹犹豫豫回来了。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每一次溜出去我们都会去找它,每次都能找回来,后来我们发现它在外面有了朋友,那是一只野猫,是一只大胖橘猫,如果晚上出去找它,看见有四只亮堂堂的大圆眼,那一定是它和大胖橘了。后来好多鱼再溜出去,我们出去找一圈找不到,就会给它留个门,一会儿听到熟悉的铃铛声,就知道它回来了,回来后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坐着一动不动,一副甘愿受罚的老油条模样。
前些日子我们给好多鱼带了新朋友回来,是一只两个多月的柴犬,我们叫它柴达木,路上我们一直在讨论,好多鱼见到它会有什么反应呢?万万没想到,当柴达木出现在它面前时,好多鱼吓得整个身体都躬起来,背上的毛像刺猬一样竖起来,经过几天的熟悉之后,开启了互相厮打模式,一开始还能打个平手,可柴达木长得非常快,几天之后好多鱼就讨不到好处了,这一次,好多鱼的地位并没有因为新成员到来而上升。
好多鱼开始频繁地往外溜,一有机会就窜出去,那天一个下午都没有回来,到晚上大家都找得烦躁时,它出现在家里的楼梯上。昨天晚上10点钟左右,它踩着凳子从地下室的小窗户又一次逃了出去,大家都受够了找猫,毛小灵说就让它在外面吧,让它感受一下没有地暖,没有猫粮,没有猫砂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深夜十二点多,大家都睡了,它还没有回来。我裹着睡衣出去找它,外面非常冷,我听到了它的铃铛声,寻着铃铛声喊它,它却迅速跑远,在小区里追了二十多分钟,准备放弃时我想起了猫罐头,拿起猫罐头在地上一边敲一边喊“好多鱼,回家吃好吃的了!”它就在不远处,却不愿意靠近我。我看见这个猫罐头的底部已经被敲变形了,布满了摩擦痕迹,天呐,我们用这个罐头,究竟骗了它多少次。
最后我也放弃了,就让它在外面吧,也许是一夜,也许它再也不会回来,我回到卧室躺在床上,想着好多鱼终于可以尽情感受着外面的寒风凛冽了,这是它第一次夜不归宿。前些日子又看到有人在讨论《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站在道德立场把主人翁骂得狗血喷头,也表示难以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名著,实际上作者从来没有宣扬和教唆什么,他只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讲述一个故事,有人过着道德又保守的一身,但也总有人打破生活的壁垒,就想淋一淋血雨腥风,抓一抓天边的闪电,我们不一定要成为哪一种人,但总应该多一些包容与理解。现在看来这样的天性并不局限于人,原来有思维的生物都是一样的,什么地暖,猫粮,猫砂,那些生来就有的东西,会不会珍惜不一定,但一定不会成为追寻的目标。好多鱼也许会跟那些野猫们混迹在一起,然后变成一只野猫,但它脖子上的铃铛却始终提醒着它的归处,那是它被豢养的佐证,每响一下,它便离自由更远一点。如果它需要的话,我可以为它解下。
END
2021.03.10
——by刘小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