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21年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一、学院介绍
1、院系: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2、学科建设:
本单位确立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目前本单位拥有四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分别为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汉语言文字学。 3、科研人才培养:
本单位力图在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转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由本单位已故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成为第一部打破了建国以来文学史研究模式、以人性的发展为杠杆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著作,被学界誉为“开创了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则将人性的发展与文学艺术形式、美学特征的演变相结合,更为深入、科学地阐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文学史研究中独树一帜,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为从整体上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进程与影响,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古代文学与现代彼此割裂的局面,本单位创设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这一新的二级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此章培恒教授与陈思和教授曾在《复旦学报》上共同主持了有关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问题的讨论,并先后举办了五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相关的研究论集,在贯通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方面作了富有开创性的尝试。
本单位以培养专业基础坚实、富有创新精神与事业心强的科研、教学、管理人才为重要目标。主要为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级政府机关以及文化、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输送专门人才。目前每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20馀名。
4、导师队伍:
本单位在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学术骨干的研究与教学队伍,现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11人,兼职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包括兼职博导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二、专业介绍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首批博士点之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本专业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近年来的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世说新语考释》、《三国志丛考》、《三国志论集》、《三国志语言研究》、《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等。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古典文献学概论、古代汉语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古籍校释学等(以上为硕士生课程);古汉语研究专题、古文献研究专题等(以上为博士生课程)。毕业生主要去向: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出版、新闻、行政管理等工作。
考试科目类别一:
古籍整理研究所: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或日语
③语言文化基础知识
④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参考书目: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卷,庆生;
《中国现代文学30年》,钱理群;
《中国文学史》4卷,袁行霈;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4卷,袁行霈;
《文学理论》,韦勒克;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6卷,朱润;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
《文艺学论纲》,朱有清;
《古代汉语》4册;
《古代汉语》上下册,志翘(武大);
《语言理论》上下册,彭泽润(中南);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教程中文版》,胡壮麟;
《语言学概论》,刑福义;
《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序胨。
三、初试经验
1.思想政治理论
前期(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加上核心考案,徐涛老师的视频课就是根据核心考案这本书配套的,徐涛老师幽默风趣,讲课非常细心认真,跟着视频在是本上做笔记。
中期(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肖老师的解析非常详细,做错的题目需要整理到错题本上。
后期(十一月中旬到考试),做各位老师的模拟题,除了肖秀荣老师的肖四肖八意外,只做选择题即可。主要是市面上所有老师出的模拟题的选择题,做错的记录到错题本。进入十二月开始背诵肖四的简答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肖八的简答题,另外可以配套徐涛老师的小黄书一起背诵。
总结,政治属于文科类东西,没有固定答案,只要意思正确即可,一定要把所有老师的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弄懂,我的选择题为45分+,总成绩80分+。
2.英语
我的英语不算很好,四六级都是飘过,不过四六级对考研英语没有什么影响,我的六级也是在复习考研英语的过程中过的。
前期,英语我复习的较早,三月份就开始准备,主要是以单词为主,教材使用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因为里边会有真题的例句,我觉着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可以选择配套朱伟老师的单词网课。
中期,在暑假开始主攻阅读理解,因为阅读理解一个题两分,一共20个,分值比重很大。在这期间,跟着唐迟老师的视频和《阅读的逻辑》进行,唐迟老师会对长难句进行解析,包括还会讲解答题技巧。
后期,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新题型和大小作文,推荐李旭老师的作文课,讲的比较细致,适合英语较差的学生,英语较好的可以跟道长的作文课。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刚开始可以不写作文,但其余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要追求速度,刚开始要保证好准确率,错题要看解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错误,有单词不认识要做好笔记。要保留最近三年的真题不要做,等进入十二月份之后,掌握好时间,当作测试。
总结,英语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看不到效果,坚持下去,会看到想要的结果。最后我的英语成绩为70分+。
3.专业课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语言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次跨考文学专业,确实有点吃力。我本科专业跟文学专业几乎毫不沾边,所以复习起来,不光是书本理解有困难,连哪些是重点都区分不出来(因为在我眼里好像都是重点)。然后在考研文库搜集了学校过去十年多的真题,针对过往真题中考察的知识点,我后面做笔记就有方向多了;加上我对这个专业确实比较有兴趣,所以面对不理解的地方就比较有耐心,能做到细细地思考理解、慢慢地体会感悟。
总的来说我一共过了两边书,第一遍过专业书花的时间比较长,足足花了2、3个月的时间(这还是空看,没做笔记的情况下)。
第二遍看书,才就开始根据真题题型去做笔记,和学姐的笔记进行整合,10月份之后就疯狂背笔记,第一遍背的比较细,后面就越来越快了。
其实我的专业书过得不多,不像别人看好多好多遍,做完了笔记就开始背了,每份笔记背了4遍有余。(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笔记我做了两份:一份是详细版的,即只要是我觉得能考的知识点,不分巨细;另一份则是简版,类似于知识点提要的样式。个人感觉积累还是挺重要的。特别是之前对知识点所作的透彻的理解。文科知识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光靠死记硬背就够了。“悟”,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其实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考察的点往往都习惯分个三六九等来考察,像音韵方面要求学生解释一些基本概念之外还要能够运用音韵学来实际解决汉语史中的一些问题;词汇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汉语史研究是综合运用文字、音韵、古训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几部分的内容肯定是作为理解分析题来考察,因为考察内容是汪洋恣肆,小小的名词解释实在是承载不了。但是像“上古神话”“甲骨卜辞”、熟语的类别、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只能用来做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因为他们的考点容量太小,考不了大题目。
复习汉语言文字学基础,你必须把你基础方面复习扎实了,因为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少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记忆内容,重点在应用,所以你还真不能太挑挑捡捡复习。然后在复习基本的训诂方法、研读训诂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常用词演变、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先复习文字部分,比如:列出一些文字的楷体、写出对应的小篆,还有一些基本概念;音韵部分的基本概念(原因我说过了,比较少,容易在短时间拿下),之后还有时间,看看不常考的内容,可以粗略简要地看,搞清楚一些主要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就够用了,太久远的一些的基本不用看,基本上不太会考。先把汉语文字、音韵、训诂、词汇等方面内容搞定。然后再买本题库背背,别自个儿啃书,小心绕在理论圈儿里出不来。
四、最后建议
有条件的同学,每天保持半小时的体育锻炼,俗话说身体是本钱,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中午尽量别回宿舍,中午吃完饭以后选择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午休一会,回到宿舍容易赖床。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回宿舍,期间不得回宿舍。稳扎稳打,不要赶进度,不要攀比别人的进度,要保证质量。预祝各位一战上岸,冲冲冲!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29 02: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