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著
014,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008/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麦田是五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的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到了六月,农民抢在雷雨之前,把麦田搬走。
011,一切要发生的,一切已经到来的,它(大地)都将容纳。
012,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这样描述马贡多连续下了四年之久的雨后日出:“一轮憨厚、鲜红、像破砖碎末般粗糙的红日照亮了世界,这阳光几乎像流水一样清新。”
016,喜鹊飞翔,姿态镇定、从容,两翼像树木摇动的叶子,体现着在某种基础上的自信。麻雀敏感、慌忙,它们的飞法类似蛙泳,身体总是朝前一耸一耸的,并随时可能转向。
这便是小鸟和大鸟的区别。
022,孩子们不说去别的地方,这是缘于生命的、在因袭与指导之外的选择。
042/从太阳降落到满天星斗,也是晚霞由绚烂到褪尽的细微变化过程。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过程,它很像一个人,在世事里由浪漫、热情到务实、冷漠的一生。
068/能够展开旗帜的风,从早晨就刮起来了。在此之前,天气一直呈现着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滞、沉郁、死寂氛围。这是一种象征: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节降临了。
069/立春还不是春天本身,而仅仅是《春天》这部辉煌歌剧的前奏或序曲。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转折和奠基,在于它是一个新陈更番的旗帜。
070/《雨水》在24节气的漫漫古道上,雨水只是一个相对并不显眼的普通驿站。
088/《立夏》【阴(云雾形态,太阳偶尔能显出原形)……麦子已经抽穗了,麦芒耸立着,剑拔弩张的样子,但剥开,尚未形成麦粒,空的。听到远处“四声杜鹃”的声音。树木的叶子已充分舒展开来,绿色也有浅绿、新绿向深绿和墨绿过渡。洋槐花已开放约十天,似盛期已过,叶子已遮掩了花。农民正在麦田拔一种类似野花的草,水刚浇过。依然是喜鹊。飞过两只乌鸦。】
090/《小满》……八点前还有阳光,它的阴不是从某个方向开始,而是整面天空渐渐烟雾浓云起来,阳光是渐渐淡化、消失的,可以仰视太阳,但它不是圆形,而是一团棉絮状。……
092/《芒种》……青草已覆盖地面,新绿,寸草的样子。麦田的黄色首先是叶子黄了,然后根部。……这时候,山羊最肥……黄色是太阳、黄金成熟的颜色,是帝王偏爱的颜色,是结束、最后的颜色。“色有五章,黄其主也。”
094/夏至:意,一个客人到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进了门。
116/《霜降》上午已是人们寻求阳光的时候,人们站在向阳处,仿佛冬天已来临一样。……一切都很醒目,大地上的绿色压住了晚秋的枯黄杂草、庄稼,仿佛像早春。红旗,烟囱吐出的烟,一块玻璃的反光。建筑。
二十四节气写得好,只可惜写到“霜降”便不在了。第三辑也比较好看。《美丽的嘉荫》《天边小镇》
127/《去看白桦林》
我常常这样告诫自己,并且把它作为我生活的一个准则:只要你天性能够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颗未因年龄增长而泯灭的承受启示的心,你就应当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走。……世界上有许多事物,往往是一种事物向另一事物转化时的过渡。它们由于既不属于前者,又不属于后者,便获得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们由于既包含了前者,又包含了后者,从而更加饱满和丰富。黎明和黄昏比白昼与黑夜抚媚,春天和秋天比夏天与冬天灿烂。当我试图描述所见的一角山隅或一片滩地,我感到了人类语言的虚弱和简单。
248/2月17日
上午,细密的大雪漫天飘动。连续几天了,像夏天一样,天空阴沉,出现了几次大雾,令人想念太阳。雾仿佛是浓重、凝缩起来的改变了颜色的阳光。而雪仿佛是太阳碎了。雪片落到地上便融化了,很长时间地面还没有雪的痕迹,仿佛泥土吞噬了它们。雪不能在地面积起来,雪片便仿佛是无数找不到栖身之地的鸟。这里存在着大的不和谐,反自然,罕见。雪落在水里的样子很美观,就像落在沉默里、深渊里、鱼口里。
感:无论天上还是人间的事情,都需要完整地观察。“我”是其中之一,我有俯身的样子,我有眼睛,我看它。“苇岸将自然视若神明,自身采取了谦卑和赤诚的膜拜姿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都没有谁看见“我”。全篇均为记录,观察。简单的、平易的、本真的、朴素的、谦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