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的?
查看话题 >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需品,而你必须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内心充盈
购买前先思考替代的办法,延迟满足
NO.1
侄女上初中了,因为大家都在补课,我哥哥也给她报了很多补习班。某天,哥哥和我说补课费太贵了,问我怎么才能赚到钱?我又想起前几天,姑姑告诉我,我哥说洗碗太累,想买个洗碗机。如果一边想着花钱一边想着赚钱,是没有任何解决办法的。我也没法回答他。
我想了想,通过什么渠道减少洗碗?
1. 把简单的菜和米饭放一起,一人一碗,一个专门喝汤的大碗。/用食堂的那种四格餐盘,一人一个。
2. 单人食,可以直接用锅子吃
3. 减少油腻的菜,这样洗起来也就更快更容易
我终于跳出这个思维方式了。这个方式就是每次遇到问题,我第一时间考虑的是,购买某件物品来解决这个问题,并随购买一件又一件,逐渐把这个渠道当作唯一的解决办法。于是东西堆积起来。
NO.2
叔叔阿姨最近买房装修,40平米。问我和妈妈,该买什么样的沙发,床头柜和桌子。我和妈妈建议他,因为平方较小,先住一段时间再考虑需不需要。然而,叔叔想着临近过年,一次性买齐,可以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否则要等到年后才发货。于是到他家吃饭的时候,看到了以下的场景:沙发尺寸太大,导致放在边上的冰箱门打不开,冰箱的另一面不得不紧贴鞋柜。同时餐桌也太大了,吃饭的时候,椅子得靠在背后卫生间的门上。
回忆起我们家16年装修的时候,我想要书桌和书柜,我妈想要电视柜,酒柜和茶水柜。当时我们商量好,先住一段时间再买。直至今日,这些东西,我们都还没有买。
延迟满足:和自己说,再多等一小时,再多等一天,再多等一周。这件东西或这件事,可能就会从你的心里彻底消失。

放下执着
常听到的抱怨:这个好贵啊。我说那你可以不买,ta说不行,这个必需要买的;或者是:最近事情好多呀,我好忙。我说那这件事你可以不做吗?ta说不行。
既然放不下执着,要做这件事,要买这个东西,就不要抱怨。好好完成这个任务或者想办法赚钱。要不就放下你的执着。不要纠结,不要给自己增加情绪负担。你要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每次纠结的时候,我常常灵魂拷问自己:我真的非做不可吗?我真的非买不可吗?不做行不行?不买行不行?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用肥皂代替沐浴露
我觉得沐浴露越来越贵,外加塑料瓶不环保。第一次尝试去超市买了多芬的香皂,随后觉得需要个皂盒。问了朋友,没有多余的给我。超市也没有我想要的款式。想起之前的买东西送的起泡网,把香皂放里面,挂在毛巾架边上。(我觉得我需要的,实际上我可以不需要)
可有可无的吹风机
吹风机坏了后,我把头发剪得更短了,习惯了3周没有吹风机的日子。某天,姑姑非要给我买了吹风机,当作是给我今年的生日礼物。我本来要拒绝,妈妈说:“姑姑经常来我们家吃饭,我们也给她很多东西,你总要接受她一点什么,不然她心里过意不去。而且,她好不容易能跟上年轻人的脚步,你得给她一次机会,让她认识一些新东西。”
我心想:嗯,我们得帮助家人,陪伴他们去了解现在的流行趋势。我减少东西是为了不让自己有负担,我只要自己没有对物品的执念就可以了。
可有可无的保湿水
薏仁水用完之后,有时候直接用精华,有时候是送的小样保湿水+精华,有时候是精华+面霜。保湿水变得可有可无了。
从必备清单移动到非必需:沐浴露,吹风机,保湿水,洁面仪,眼霜。这些东西存在于非必需清单上,但我不会强迫自己不准购买。放下购买的执念,同时也放下不购买的执念。
我的快乐源泉目前有四件事:运动,阅读,写作以及分享。(唔,写作应该还需要个电脑)
这些让我更加愉悦,离自由自在的生活更进一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满足和有意义,有成就(我也会继续探索一些新的爱好,丰盈我的人生)
当然我还是拥有很多喜欢的其他东西,比如咖啡,帆布包,文具(手账本,贴纸,便签等等),爱豆的各种周边,音乐,旅行,可以随时拥有也可以随时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