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斯蒂芬丨《自由●平等●博爱》— 序(沃纳)

《自由·平等·博爱》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英]詹姆斯·斯蒂芬 著
冯克利杨日鹏 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
序
——斯图亚特·D.沃纳(Stuart.Warer)
P1
在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关于现代世界的两个核心政治观念——自由、平等——的辩论中,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斯蒂芬以英国古老自由制度的捍卫者自居,他认为这种制度正在受到攻击,衰弱之势有增无减。他指出,一些有关自由、平等、博爱的观点是错误的,并且这些错误观点正在引领风气,他要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予以匡正。他发现,在约翰·密尔的三本著作中,这些观点得到了最充分有力的阐述,它们分别是《论自由》、《论妇女的屈从地位》和《功利主义》。因此,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严词批驳了密尔的政治哲学。不过斯蒂芬不只是批驳者,通观《自由·平等·博爱》全书,我们可以看到,斯蒂芬本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是与对密尔的批评交织在一起的。在斯蒂芬看来,自由是有秩序的自由,平等是法律之下的平等,而博爱则是一种与自由社会不相容的价值。这种理解正是《自由·平等·博爱》一书最重要的特色,凡是关心自由社会性质的人,显然都应该给予关注。
在讲述斯蒂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时,先概述一下他的生平与时代的某些特点及其对他的思想影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P2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1829年3月3日生于伦敦。其父詹姆斯·斯蒂芬爵士曾任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讲座教授(Regius Professor),这个教职后由阿克顿爵(Lord Acton)接任。斯蒂芬的父亲起草了在大英帝国禁止奴隶贸易的法律。他的祖父姆斯·斯蒂芬也曾致力于废止奴隶制。J.F.斯蒂芬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伦敦国王学院,后在剑桥三一学院师从梅因(Henry Sumner Maine)爵士。他在内殿律师会(Inner Temple)深造之后,于1854年步律师业。斯蒂芬为谋求一个司法界职位,于1869年去了印度,有大约两年半的时间他担任总督议事会( Viceroy’s Council)法律专员(继任于梅因),最后担任了女王法院(Queen’s Bench)的法官。
斯蒂芬的法律职业想必不足以供养自己的家人,于是他又操起了评论家的副业。斯蒂芬勤于写作,范围涉及广泛的思想问题。他的许多最精彩的文章刊登在四家刊物上,即《五谷山杂志》(Cornhill Maga-zine)①、《弗雷泽杂志》(Fraser's' Magazine)、蓓尔美街报》(Pall Mall Gazette)②和《星期六评论》(Saturday Review)。后来,斯蒂芬发表在《星期六评论》上的55篇文章,也是他本人的得意之作,于1892年,即在他逝世的前两年,结集为三卷本的《四季闲暇》(Horae Sabbaticae)出版。其中许多文章以书评的形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霍布斯、休谟、吉本、柏克、边沁和托克维尔等人的著作。斯蒂芬在思想上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他对道德、社会和政治事务的理解,也许大多归功于边沁和霍布斯。
---
①《五谷山杂志》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杂志,以伦敦五谷山街(Cornhill)命名,该杂志由史密斯(George Murray Smith)创办于1860年,主要发表评论和连载长篇小说。—译者注
②《蓓尔美街报》创办于1865年,是当时著名的晚报。—译者注
(p3-p13略)
P14
如前所说,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中所阐述的他本人的立场,是贯穿于全书他对密尔的批评之中的。斯蒂芬十分敬佩早期的密尔,即写作《时代精神》、《论文明》、《边沁》、《逻辑体系》第四卷(《论道德哲学的逻辑》)和两篇《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的密尔。其实,1859年《论自由》面世时,斯蒂芬很赞赏此书。然而,1867年的《改革法案》,在印度的经历,密尔《论妇女的屈从地位》的出版,以及他本人的深入思考,使斯蒂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来的密尔已经抛弃了斯蒂芬所理解的英国自由主义原则。
P15
正如斯蒂芬所说,《论自由》犯下了一大堆错误。密尔的“简单自由原则”认为,只有防止损害他人的限制才是正当的。人类的状况太复杂,这条原则是不适用的;为密尔的自由原则提供基础的区分,即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区分,无法用清晰的方式阐明;密尔的自由原则与他的功利主义方枘圆凿,密尔的自由原则要求人类事务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这种状况将导致懒散和恶习,而不是密尔(仿照威廉·冯·洪堡)所想象的自我发展;缺少得到民意支持的道德约束,自由将变成放纵,没有任何社会价值;思想自由并不像密尔设想的那样趋向于真理;一丝不苟地采用密尔的自由原则,它将颠覆一切道德,因为道德是通过他人的强制性意见体现出来的。
斯蒂芬对密尔《论妇女的屈从地位》和《功利主义》的批评比较简短,严厉程度却不减:前一本著作使我们对男女之间恰当的关系产生误解,并且助长一种侵害高级文明和自由的民主观;后一本著作暗示天下一家是可能的,这与事实严重不符,也是对自由的破坏。
可以公正地说,斯蒂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几乎在所有重要的细节上都与密尔相反。在他看来,他支持自由,密尔则主张放纵;他支持法律之下的平等,密尔则支持一种乖张的平等主义;他主张清醒地理解人类生活中的冲突,密尔则赞成一种巨大的幻想。
不必否认,斯蒂芬至少在有些时候误解了密尔的学说,没有留意某些可以从中看到的精髓,他对密尔的一些指责也有失偏颇。不过同样真实的是,斯蒂芬从密尔的思想中看到了一些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的许多评论切中要害。更为重要的是,斯蒂芬本人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诲的性质——一直受到不恰当的忽视——无疑值得我们关注。
P16
在英美哲学界霸气十足的分析传统,会让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斯蒂芬的政治哲学,最好是把它理解为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事实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很多思想努力。不消说,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什么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进行长细致的分析,这无论如何都是一项困难重重的任务,而且让人拿不准的是,根据抽象、水恒和非历史的范畴去理解斯蒂芬的政治哲学,是否有任何益处或重要性。
然而重要的是,斯蒂芬的确把自己理解为古老的英国自由主义的卫士。在斯蒂芬看来,我们不应该把这种自由主义理解为抽象的哲学范畴,而应当理解为表示一种政治生活形态的概念,历史地看,这种政治生活形态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深得人心。它珍视有秩序的自由,惧怕放纵,既厌恶专制统治,又惶恐不安地看待普选制。斯蒂芬所信奉的英国自由主义,看重“在政治事务上豁达高尚的情感,它的引导者有着高度教养、开阔的胸襟和不偏不倚的理智”,而不是卑琐粗俗的习气,斯蒂芬相信这种习气会出现在另一种政治生活的观念之中,他认为密尔的著作便诠释和预示着这种观念。
就像19世纪中后期的维多利亚英国一样,我们的世界也在思考自由、平等和博爱。环顾四周,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哲学领域——这个著名的三位一体的精彩画像。然而许多画像如同雾中花、镜中月,往往很难弄清楚我们看到的是自由还是放纵。这想必是一个重大问题,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堪称一本杰作,它能帮助我们清晰地理解拿给我们看的是什么货色。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一个继续娇惯各种博爱和平等的世界里,斯蒂芬对它们的驳斥或可提醒我们:博爱与平等付出的代价是自由,而不是放纵,这也许能引导我们更加认真地思考我们所能得到的回报的性质。
斯图亚特·D.沃纳
1992年感恩节于罗斯福大学

如果人类的经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就是,把限制最小化,把最大限度的自由赋予所有人,结果不会是平等,而是以几何级数扩大的不平等。在各项自由之中,最重要、得到最普遍承认的自由,莫过于获得财产的自由。如果你在这件事上限制一个人,那就很难看出你给他留下了其他什么自由。
——J.F.斯蒂芬(J.F. Stephen)
在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关于世界的两个核心政治观念——自由、平等——的辩论中,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斯图亚特·D.沃纳( Stuart D. Warner)
没有人会主张,在一个所有思想都被教条所压制的地方,真理和表达的自由能够欣欣向荣。但是,诚如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猛烈攻击密尔时所主张的,历史的证据却显示:在苏格兰或英格兰的加尔文派清教徒那种纪律严明的社群中,或是在军队中,廉洁的品德、对真理的喜好、强烈的个人主义等,至少也和在比较宽容、比较冷漠的社会中一样常见。
——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

作者简介
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1829-1894),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法学家。曾在印度工作,生前积极推动英国刑法改革,长期为多家杂志撰写评论。主要著作有《自由·平等·博爱》、《刑法史》、《四季闲暇》等。
内容提要
斯蒂芬以其冷静的目光审视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位一体的价值观。自由作为服务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与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
目录
序…1
编者说明…18
第一版前言…20
第一章自由概说…001
第二章论思想和辩论的自由…024
第三章论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区分…075
第四章自由学说在道德中的应用…087
第五章平等…132
第六章博爱…178
第七章结语…225
附录…237
文献举要…280
注释…283
译后缀语…311
---
[ 本文摘录:杨原平 ]
---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哥林多前书 8:9 和合本)
Be careful, however, that the exercise of your rights does not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to the weak. (1 Corinthians 8:9 NIV)
IN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