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资本论》的当代意义3
★资本主义生产的四个内部界限
《资本论》把它的主题定为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足以表明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任何一部真正的经济学著作,它不会宣布它所研究的对象必然灭亡,而是我的研究对象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如何可能修复它。今天所有的社会科学家全是资本主义这个机器的Engineer,工程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哪一个环节出问题把它修好了,但是有一个人叫马克思,他写的这本书是宣布整个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四个内部界限。
1必要劳动是劳动力价值的界限。 (必要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工资所代表的的价值部分的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它要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有它的自然界限),技术对生产的运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题中应有之义。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需要不断降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一定降低工资成本,故劳动力价值不可能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劳动者工资不会随着↑,每一个企业家都会做劳动者工资的核算、控制,裁剪工人。 悖论①:每一个企业家都希望降低本企业员工的工资,以便降低它的劳动力成本,但同时又希望这个员工离开企业到社会上去有足够的购买力。希望员工在社会上具有足够的购买力,但是这个员工进入企业必须限制他的购买力→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无法克服的悖论。 西方人克服这个悖论的方式是二次分配,提供稳靠的社会福利保障,这是国家的政治的调节。捂着口袋过日子,购买力更低。福利国家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倒是享受着相当高的福利,但放到这个世界上来说,资产阶级固有的矛盾。 劳动价值理论为马克思学说准备了基础,提出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源头不在流通领域、资本市场上、也不是局限于农业劳动,而是一般劳动
2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人类的劳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赢得对自然界更多的自由,即我们人类身处在这个自然界之中,为生存而付出的劳动时间要下降。自由的前提是为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幅度下降,获得闲暇,生命才有意义。 人都是有限存在的。所以一个人类存在方式的文明表现在:自由空间的打开(闲暇的时间成为我们自由发展自己能力的空间)这个前提是工作日的缩短即必要劳动时间的降低。资本主义当然追求,在追求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在短时间生产出大量的(在你没有购买力的情况下)你买不到的东西,于是产能过剩(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为了重新恢复市场需求,它必须把当初它创造的东西毁掉。剩余劳动越是发展,人类越多的财富和剩余时间的越来越多,但资本主义本身的逻辑为它规定了一条界限,到一定程度剩余劳动不能发展,把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剩余劳动毁掉。 资本主义创造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生产力、物质财富,但它必须每次都要毁掉一部分才能继续生存,没有例外。古希腊奴隶社会也有剩余劳动(奴隶创造的,量小),自由的从事文化方面的创造;过去的劳动物化在使用价值之中(封建社会的富裕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在市场上获得价值实现→剩余价值。如果一个企业的剩余劳动不能转化为剩余价值,企业破产,过剩的不是剩余劳动,过剩的是这部分剩余劳动在市场竞争当中实现不了剩余价值,只有一个做法,把它毁掉,重启市场需求。 人类的生产由于它的目标,剩余劳动只是要为价值增值服务的社会劳动, 它如果不能实现剩余价值,钢铁那么多是不是我们劳动的果实,毁掉它。 资本主义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剩余劳动的积累,文明的一面;另一方面,如果它实现不了价值增值,这个文明的果实就必须破坏掉。 悖论②: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同时随时准备破坏既得的生产力。 毁掉剩余劳动有两种办法:①自然灾害(日本人地震、海啸,重建)②战争(军火、消灭敌人,市场需求再度恢复,产业链→资金链,一国的经济危机,多米多骨牌→世界性经济危机:走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来克服经济危机是,重新瓜分世界市场、重新瓜分殖民地。日本:向中国大量倾销日本货,打击中国的民族企业,政府保护,战争来了)。
3货币(以金本位的货币)是生产的界限 今天人类整个生产过程始终以货币做媒介和表达。货币贯穿整个生产过程。 一个产业链上前后的环节全是货币,货币的结算一旦发生障碍,产业链的末端没有收回来,印钞票,意味着马克思讲的界限被破坏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是国家的主权,国家干预。罗斯福来了,不受限于美国黄金储备量的限制开始超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发货币,启动资金链(产业链)第一环节。 投资下去是货币,买设备、厂房、原料、劳动力→生产→销售,获得它生产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买足够的货币。 流动资金没有,会导致一连串的多米诺效应,危机来了,要求国家脱离金本位印货币,现在所有的国家货币都脱离了金本位,最后一个是美国1975年尼克松时代。 “金银并非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只不过是一种矿产,就它的自然本性来说它怎么可能是一种货币呢,货币是社会存在物,但是我们如果把财富用货币来标识的话,它应当接地气的、不脱离大地的,它只能选择一种在自然界储存有限的、同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的,黄金或白银。 货币按其本性要真实的起作用、作为财富的话它必须以金银做本位。本位去掉,它就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物,它可以按照国家意志的需要来发行,滥用货币。随着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证券市场的需要、保险业、银行金融业新的方法手段的需要等,货币金本位已经远远不够了。 中国08年金融风暴实际上就采取了罗斯福新政的方法,具体手段可以不同:给企业长期低息贷款、社会集资(股市证券市场:市场化的社会集资、银行出面、国家集资:发行国债))。经历过多次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打击的西方西本主义国家,终于走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银行(社会集资)、证券市场(市场化集资,股市就是让这个投资行为市场化,变成当下经济的晴雨表)、保险、基金。证券市场有它积极的一面。正确的选择了投资方向,帮助了急需要资金的企业,这个资金产生的效益回报给他一部分。但中国股市成立以后多少黑暗的势力在里边涌动, 在证券市场上埋藏了多少吸金管道。中国股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确实让一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另一方面让一些人在其中获取暴利,让股市不健康,中国股市诞生的第一天就有不好的基因(国营企业的改制,圈钱还债)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股市终于成为价值投资主导。 国家在干一件冒险的事情,让黄金和货币脱钩,要么去别的地方去抢(如德国、日本)或者国家及时的财政投资。每个国家在两个矛盾之间:财政与货币发行量之间平衡,所以现在金融资本不得不让货币脱离金本位制,但是马克思那句话仍然是有效地“货币天然是黄金”。大量的印发货币和货币的等价物(证券),意味着虚拟经济完全可能超出实际经济的实际状况,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终于不能表达金融的实现的结果的时候,新的危机来了即金融危机。 现代金融体系成了当代经济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的末梢深入到企业内部的财务,它同时必须要求货币脱离金本位置。通过金融,把关于生产与消费的信息传递给社会投资系统,投资社会化,社会机体的能量分配系统在神经系统的引导下做了。但这个神经系统完全有传递错误信息的可能。所以金融资本在它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经过苦难,在每一次苦难之后都让金融资本的规则系统更加完善,避免传递错误信息。于是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它的神经系统了,而这个神经系统并不本身是血肉,只是信息传递系统,信息一旦传递错误整个机体&整个身体就出现问题了。大量的信息传递错误→经济危机→实体经济一塌糊涂。 本来金融资本主义是为了避免生产领域实体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现在变成金融本身过剩,它最后不能落实到实体经济的实际价格的实现。eg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准金融产品。但房子毕竟是房子不是金融产品,它最后的价值实现一定要有人去住,住的人买得起它。银行大量的贷款是贷在房地产商的,政府土地财政一切房地产市场他们先拿一大笔利润,如果这个房子没卖掉,利润都是泡沫,地方收入破产,连房子都变成准金融产品超出实体经济的能力。
4交换价值的生产是使用价值生产的界限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交换价值的增殖(大货币生小货币); 前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目标:若干种对人类生存重要的使用价值增多。 交换价值要实现需要物质载体即使用价值(卖掉要对别人有用,就是使用价值)。 由于它追求交换价值的增殖,它就必须不断打开使用价值新的领域,不断的丰富和多样化,资本主义在今天似乎认为没有界限,什么领域都进去,构成资本增殖的使用价值的载体,于是把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异化到彻底的程度。但。但是有界限,人类的自然感觉的限制,人类真实的精神生活、真实的人与人的关系资本进入不了;空间上的界限,非洲都征服完毕,它的末日就要到来了。不再有资本增殖的空间了,因为使用价值是有限的。人类未来的生活将不需要发明莫名其妙的消费需要了,而是我们把对自然界的劳动的必要性降低到最低限度,自由王国打开。
经济学家最大的错觉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理性的体系,这个系统是自洽的Self-Contained。马克思用一部《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非自洽性,带来资本主义自我否定。这叫辩证法:革命,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总要积累否定自己的力量、要素。革命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里边,向来是进步的唯一法则。革命叫范式的转换。革命的最初的抽象的、理性的表达是黑格尔完成的,《小逻辑》。马克思运用了革命的逻辑来否定资本主义,但不是简单的运用,需要把黑格尔的理性的辩证法转变为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