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首诗
查看话题 >为我读诗:武陵春 小舟难逝,载不动愁
读完,戳中我的地方:

结合注释,我觉得有趣的地方:
1.风住尘香的住字,我以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停住的住,也就是风停了,也就是风曾经来过;注释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景象就是个结果。第二种呢,就是居住的住,也就是风住下了,风还在刮;那么这就是现在进行时。
2.尘香该怎么理解呢?我第一反应是庙宇烧香的那种尘香。尘香和花都“已尽”了。尘香都燃烧完了、被风吹消散了;花被风吹得散落一地了。注释说,尘香是因为花都落了,所以尘土也香了。也就是说,尘香是现象结果,原因是“花已尽”。
3.日晚倦梳头:这份懒洋洋的毫无动力感的样子,读时我不禁莞尔一笑——太像有时候的自己了!
4.尽、晚、倦,这三个字的情绪浑然一体。尽了、晚了,这是景;人倦了,这是情。各个相合。
后面“事事休”的休字,也是这份意境的延续。
5.不过有趣的是,日晚,我按照习惯性理解,脑中的画面是夕阳——天色已晚。倦梳头就是一天下来太累了,被掏空,懒得动,正如风吹过的景象(也是被掏空)。感觉会出现这种画面反射,也是因为自己出现这种情绪的时间场景多半如此。但是,日晚其实多半是日头很高的意思,是白天,估计日上三竿、大中午了。这。。。倒也是。晚上的倦,是工作日的时候;大中午的倦,是周末,哈哈哈哈。
其他的句子实不必多说,多说无益,不如闭眼感受。“欲语泪先流”太生动形象,喉头忍不住发酸。
促使我仔细感受这首词的就是最后两句话。因为我早先读过苏轼的《临江仙》,当时对于“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感触颇深,所以印象深刻。
如今,又是“拟泛舟”;想要抛下现实困苦,向着一片“桃花源”奔去,让自己能有机会焕然一新。但这次笔锋一转,心境截然相反。内心实在太过沉重,恐怕轻舟“难过万重山”,只能还是僵死在现实当中,“已尽、已倦、已休、已晚”。
不过,苏轼的小舟能够顺利开出,是因为他想要忘掉的苦扰对象是“营营”,大部分是对事业发展的思虑。而李清照的轻舟,承载的是人心感情。功名利禄或许皆可抛,愁肠相思泪却难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