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烤鸡”开始吧
前两天收拾厨房,发现烤箱已进一年都没用过,好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2020年初疫情的时候,宅在家,装模作样烤了几个蛋糕和面包,探了探烘焙的门,就没了然后。想当初买烤箱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要做一系列关于“烤”的美食,而目前的现实是只有烤箱,而没有美食。
在人们忙着准备春节的喜庆中,新一年的春天按时到来。琐琐碎碎又一年。
关于2020年,对于你,我,他或者整个人类的共同体来说,都是比较特殊的一年。疫情让每个人的生活和心态都产生了变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了基本的认知。心情也随着日常的琐事起起伏伏,在莫名焦虑和自我安慰中摇摆。对于厨房的“爱”仿佛被生活的“愁”所压倒。想想有时候充满热爱和期待去做一道菜肴,也并不是没有时间,没有心思,但是被各种诸如工作、小孩等各种借口所阻碍时,也许是并没有那么热爱。
怎么样才算在困惑和忙碌的状态中忘记对未来的焦虑,珍惜每个实在的当下,去“爱”日常的生活?或许找到一个时刻,在对各种食材的倒腾中,在柴米油盐的配比中,在厨房忙碌的专注中,去收获某个热气腾腾的菜肴所赋予的惊喜,也是一种美妙无比的快乐。
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波澜不惊的表情背后常常是无所适从的茫然,给压力和焦虑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也算善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请走进厨房,从打开烤箱的门开始吧。
当然,关于烤箱,在西方的厨房中是具备的用具,但在中国是近些年才慢慢普及起来,而且也不是对每个中国家庭都需要它。不过一旦配备了烤箱,就应该好好地于它交流,了解它,喜欢它,让它回馈于你炽热的美味。我对烤箱的功能也没有局限于面包、蛋糕之类的烘焙,因为早就想做一只烤鸡。
关于烤鸡,在中国也不是常见的菜品,在中国的天南海北对鸡的料理可谓花样百出,各得其味,所以“烤“占的分量自然不大。不过在金庸老先生的快意江湖中,那山野柴火烤出来的叫花鸡,应该有着豪迈与洒脱的味道。老外的餐桌上就可以经常看见那只油亮丰润,焦黄饱满,让人垂延欲滴的烤鸡,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也不比圣诞老人的礼物逊色吧。
所以,尝试做一只烤鸡,也许想体味一下武侠江湖的豪情,也许好奇老外们对这个菜品的喜欢的理由,也许是想试探下自己对这道菜的理解和烤箱的能力,也是真的只是想吃一只烤鸡。
所以,开始吧!
首先选一只合适的鸡。逛超市的时候刚好看到了两斤左右的小嫩鸡,觉得这个食材刚刚好,肉质比较嫩,而且个头小,整只烘烤比较合适。
把鸡清洗干净之后,用3%-5%浓度的盐水(相当于1000g水溶解30-50g盐)浸泡整只鸡,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网上很多食谱都强调要做一只鲜嫩多汁的美味烤鸡,这一步骤是关键。我因为第一次做,当然要按部就班。但是终究喜欢刨根问底,所以还是要弄个所以然来,不然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换,就不懂得随机调整了,因为只有懂得了原理,才能去做到随机应变。

在3%-5%浓度的盐水浸泡下,支持肌肉收缩的蛋白质会部分溶解,部分肌丝本身也会开始溶解,肉质的撕咬难度就会降低。同时,盐与蛋白质的作用会增加肌肉细胞容水量,从而吸进盐水中的水。所以盐水腌渍过的肉品,重量会增加10%。烘烤本身就容易造成肉品的失水,常常在20%以上。所以提前腌渍可以平衡一些失水,使得最后的菜品含水量更高一些,也就更饱满多汁一些。而且,在腌渍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深入入味,由外到内传递味道,而不是泛泛的浅表之味。
腌渍过后,将鸡清洗一下,砍去鸡头和鸡脚。如果想得到焦脆的外皮,此时就要把鸡皮表面的水擦干净,并且放置一段时间,让鸡皮烘干,之后撒盐、黑胡椒粒等调料,再涂上黄油、蜂蜜等之后放入烤箱烘烤适时就可以得到酥脆外皮的烤鸡。而我这次不追求酥脆的外皮,而更想丰富的酱汁口味,所以此时又将整只鸡进行了酱料的入味。酱料包括:生抽三汤勺,大概小半碗的样子,蚝油一汤勺,白砂糖20g,蜂蜜30g,胡椒少许。将酱料混匀之后,倒入放鸡的盆中,给鸡来次舒服的“泰式按摩”,让酱料充分入味,放入冰箱静置两个小时以上。

酱料入味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绑鸡”了。在厨艺书上了解到,如果鸡腿尾部没有绑在鸡肚前面或者让鸡肚前面空无一物,热气就会回旋在鸡肚子里面,鸡胸就会从里面开始熟透,鸡胸就会烤得干柴无味。所以为了避免此种事情的发生,就需要把鸡绑起来。当然也可以在鸡肚子里面填点美味的食材,比如洋葱,苹果,柠檬等等。顺着这条建议,我在鸡肚里塞满了刚买的香甜菠萝,然后再把鸡肚尾部用牙签扎住,然后在用细线绑了一下(抱歉家里没有粗点的棉线,也不知道绑得对不对,先将就吧)。


接着把烤箱预热,温度在180°C以上。书上的建议是在200°C左右,我比较了解家里烤箱的个性,总比标准的要求更加炙热一些,所以将温度降低了点。所以,了解你的厨房工具,它们是你的朋友,只有了解它们的性格,才不会造成误会,才会的得到美味的菜肴。当然,这也要在一次次的试错中去理解和纠正。
烤箱通过热空气来传递热能,高温烘烤的作用在于引发风味,将禽类的皮和肉的外层褐变,把烤鸡烤出香味。烹饪过程中的褐变反应,主要是指食物中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反应可以产生和原本食材完全不同的新的风味,但反应后常常使食材变为褐色因而得名。根据受热情况的不同,食材也可能出现红、黄、橙、黑等颜色变化。
把整鸡放入烤盘,接着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等待鸡肉在炙热的高温中产生美妙的褐变反应,多汁饱满的鸡肉,浓厚焦香的外皮,还有“烘烤”所带来的特殊的草香、花香、坚果香的复合风味。

把“烘烤”基础时间定为1个小时,然后根据之后的状态细心观察和调整时间。因为是第一次做烤鸡,没有经验,只有各种不确定性,所以小心谨慎总是好的。

接着再准备刷鸡皮的酱料,将30g黄油和同等量的蜂蜜混和,然后间隔半个小时,在烤鸡表面刷涂。我实在是太喜欢酱汁的味道了,所以将黄油和蜂蜜加入了腌渍盆中剩下的腌渍酱汁中,搅均后每隔半小时涂刷。

烘烤的空隙之间刚好准备配菜。配菜包括剩下的菠萝块,黄色、绿色、红色的彩椒,还有洋葱块,当然配菜你都可以随意搭配,玉米,土豆,苹果都可以。因为腌渍盆中还有剩下的酱料,里面有酱汁,还有黄油蜂蜜,所以把这些蔬菜水果块放入盆中,让它们在搅拌中也裹上美味的酱汁,再撒上一些胡椒粒,就好了。

在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鸡皮已经呈现油亮,焦黄的颜色,应该快好了,此时就把已经拌好的配菜放在整鸡旁边,再烤二十分钟即可。

烤鸡出炉,感觉好像还不错,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做而成为一道黑暗料理。但是之前处理鸡的时候忘记剪掉了鸡屁股,感觉好突兀。但是这也不算一次失败的经历。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进步,都对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所以,味道是极好的。
-
小青龍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1 23:37:18
-
Little La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0 13:06:06
-
安嫔不详77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5 21:32:04
-
元气满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5 18:59:22
-
小懒人宅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5 02:27:40
-
小皮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4 18:02:35
-
北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08:17:20
-
玻璃的电压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0 22:54:04
-
山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0 20:04:50
-
天地长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8 21:09:49
-
甜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8 10:14:30
-
安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7 05:56:48
-
乐安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22:19:30
-
心白手软脑门亮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20:21:36
-
暂时没想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20:02:59
-
知名不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20:02:42
-
@以你为名的青春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20:00:54
-
高山景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49:5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46:59
-
无聊综合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44:30
-
在下毛毛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38:46
-
阿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19:22
-
贺海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9:12:15
-
畏头畏尾的老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