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小感
位于鼓楼区的“老破”房子卖掉了。
对于这套房子,我始终对它抱有以一种复杂的情绪。卖掉它之后,也说不清心里是喜悦还是遗憾。自去年9月份挂至房产交易平台,其实每天都在盼望着中介来联系我们说有人愿意看房。就这样零零星星地带看加上不断有人咨询,终于在3月的某天,买卖双方、中介能坐定下来,自愿平等地完成交易。
这套位于鼓楼区多伦路某单元顶楼的房子,其所有权执在我们手上也只不过短暂的三年。这片群挤挤挨挨的单元楼,经过了市政给予的除新,把原本饱经风霜的模样掩盖起来,还真看不出来它们其实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大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
当初拿下这套住宅,起初的想法是缓解我的通勤不便。我与张小哥本来住在江宁,但我工作在鼓楼,每天通勤其实就是扎扎实实的在南京的南与北之间往返,路上耗费的精力实在太多,于是2017年,我和张小哥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附近调研、比较,斟酌、思考,当然也有赌气与冲动的成分在里面,于2018年1月份拿下了该房房本。
拿到后我并没有任何惊喜和欣慰,因为这个房子的原貌真的让我要望而却步。只是张小哥拍着胸脯保证要改造它一个完美的面貌。
虽然早有心理预期,知道装修不易,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坎坷。改造它的过程,又是一部我至今不愿意回味的“血泪史”。我们先是把原来带有的一些装饰的部分全部拆除掉,拆除的过程非常艰辛,隔三岔五有附近上了年纪的“清闲邻居”上门“关照”,说什么老房子经不起你们这样折腾之类的话,令我们非常受挫。一有类似的风吹草动,我其实还好,折腾的是张小哥,就必然要从江宁的公司匆忙赶到这边解决问题。硬装部分在与装修公司的拉锯战中潦草收场,关于售后问题有时也令人非常窝火。软装阶段,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大部分家用器具都是从网上采购,因此,大部分货品快递只给送到了驿站,我们自己再弄回家。总高七楼的老房子,没有电梯,从小到桌椅镜框、大到水池板材,基本全是我和张小哥人力搬运回家,这些活计主要还发生在晚上,因为只有下了班,我们才能来到这边,再一件一件的收货,清点,搬运。记忆非常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买的穿衣镜不知道被投放到了哪里,虽然这个但对这周遭的环境我依然是陌生的。我一遍遍的联系快递师傅,跟着他的描述,就在周边的黑暗楼巷里来回穿梭,找寻,终于才在离房子约一公里左右的一个黝黑楼道里找到了。天很黑,路灯很暗,镜框是用毛毛躁躁的木条以及歪歪扭扭的钉子随意固定的,很扎手,很沉重。我第一次感觉这个即将的“家”如此让我如此灰心丧气。那一天,直到我找到它,累计17000步。
纵观整修的过程,充满了斗智斗勇,充满了坑坑洼洼,着实付出了很大精力,出来的效果也非常还原理想中的模样了;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我确实没有心情在这里安居乐业,依然喜欢江宁那个带有小小院落的家,那里才是宁静安逸之所,这里总是觉得周围大部分的老年邻居总以一种不怀好意的姿态围观和打量自己。更何况,这个房子,每个月不由分说地还要我从口袋里掏出不少一笔钱来供着,我实在无法转移态度喜欢上这里。这里虽让有舒适、现代的风格,却没有放松、温暖的氛围。
现在它行将不属于我,这反倒滋生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我们总要不停的面对一些回忆与道别,正如我们的成长。
-
大笨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16 17: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