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国丨19、论见疑
没放盐
早上稀饭菜,菜不咸,对母亲说,妈,你菜没放盐。
这是个很普通的亲人间的对话,但我想,如果我是女婿或媳妇,我再理直气壮地说这些话,可能就会产生不可知的变量,归根到底是因为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母亲不会故意整我,我母亲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不会故意整她。
从姻亲扩大到朋友,如果我能种下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不会故意整我,那么是不是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省略了?
中午睡起,母亲没在家,隐约感觉她在广场上。果然,走近问,妈,你怎么想的,这大晌午头(来干活)?母亲回,也没喊你(她以为我是在埋怨),她指导我拿袋子,装袋,拉回家。讲真,我对顶着大太阳干活没有抵触,只是好奇,为何母亲如此勤奋?她不想偷懒吗?我没有直接问,你怎么这么勤奋,因为这样会被当做夸奖,扯跑题。我问,妈,你怎么大中午就过来?「你先回,等我聚堆了你再过来」我当做没听见接着干活。「你婶儿喊我打麻将,我没去,下午还有事。」下午还要播种,它是我的事,趁着现在干省劲(不用单独去喊人喊机器),是这样吧!
母亲,早早起来,去广场上晒粮食,一包一包的拉,摊开,做饭,装车卖掉,下午又去收麦子,再把剩下的装袋子拉回家,做饭。家里的几乎可以逼疯人的琐碎,她干起来怎么没有半分怨言,年纪并不能解释全部,习惯、麻木?
与十五岁的孩子交谈
1、他们没有经历。无法对比思考,比如知道自己不专心,但也没有专心的经历,进而无法对比分析使自己自己不专心的缘由。这也许是孔子束脩而教的原因。
2、他们无疑。常见则不疑,不觉得有疑惑,对自己没有用可以不去疑,或者疑惑浅尝辄止或思想止步。
3、无意义少见疑。他们不知道如何扩大自己的利我判断,即思考人生意义、追求、作为,有了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做成什么,这些事情相关的就会引起自己莫大的兴趣。我为什么对它感兴趣,对它感到疑惑,因为我有志于此。
4、他们无法思考。因为天真,因为接触的信息少,涉及的元素少,不知道该对什么疑惑,还处于模仿的阶段,需要别人举出例子才可以按例子去做,比如要告知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不优秀,通过与同学对比发现自己的不优秀。比如对李白为什么思故乡,进而问到人为什么会思故乡。比如忽闻岸上踏歌声,为什么是踏,等等,必须加以引导才会思考
5、不懂得记录自己的感触,哪怕是自己不专心听讲的感触,哪怕是自己冲动想玩的感触
不知道疑问的作用,思考的乐趣,学的乐趣,学而时习之的意思,学习的意思。
致拜伦
凡至心灵自由的人都落落寡合
他们愿不宜
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凡至心灵醇厚的人都寞寞寡合
他们愿不易
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凡至心灵通透的人都怡然寡合
他们不介意
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无疑
连这“憎恨”、“罪恶”、“忧患”
都有莫大的魔力
这魔力就是
思考
为什么憎恨?
为什么罪恶?
为什么忧患?
以及
如何不憎恨?
如何不罪恶?
如何不忧患?
他们连自己为什么这么思考都要思考
像疯子一样
他们不介意
看完复仇者联盟三,我有个疑问,目标正义手段不正义正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