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金:在无意中成为孤岛
1、爱人,我们现在必须分手
爱人,我们现在必须分手:可别让它 不幸而苦涩。从前 曾有那么多的月光和顾影自怜: 让我们作个了断吧……
——《爱人,我们现在必须分手》
最完美的爱情应该在恰到好处的时候戛然而止,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恋爱中的人们总是存有幻想,直到小池塘的水变绿变臭,鱼儿恨不能自己长出双腿,走上岸去,死也不回头。
所以拉金的态度,分手不是无奈的结局,而是美好的开始,对分手的双方都是。没有哀伤、幽怨、愤怒和仇恨这些庸俗的情绪,而快乐,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庸俗的,唯独在分手的时候不是。分手的人,就像刚刚获得解放的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激情激荡着他,要去把世界踢翻,将森林鞭打,要扬帆出海,任由海风掌控船的方向。从此世界上少了一对旷夫怨妇,多了两个自由骑士。
这首诗非常直白,没有什么晦涩的地方,这正是拉金的诗歌风格,但是非常打动人心。他在诗学上是坚定的现代主义反对者,拒绝颁发给他的“桂冠诗人”称号,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龟毛又分裂的狮子男,虽然曾与很多女人有过密切来往,却一生从未结婚,作为一个在图书馆工作的隐士,他甚至仇视年轻人放荡的生活,嫉妒年轻人比他更多的自由,因为他直到41岁,才有了第一次性交。他痛恨严厉的家教,为此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的爸爸妈妈,操坏了你”(Theyfuckyouup,yourmomanddad)。他嘲笑婚姻生活,“为了留住一个女人,他与她结婚。现在她可整天在这儿了。”
但拉金并不仅仅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就在这首诗里,分手甚至比恋爱还要浪漫,分手的双方,“好像两艘高桅帆船,由风掌控,湿湿的闪着光”。
2、在床上,为什么越来越沉默
想要找到某些词语变得更加 困难,既真实又体贴的话, 或既非不真实,亦非不体贴的话。
——《在床上交谈》
人最尴尬的,就是面对面的沉默;不仅仅沉默,还要拼命从脑袋里去搜索一些词语,这种搜索还不能让对方发觉,但其实无法掩饰。这一切如果恰恰发生在床上,那简直太妙了。
按照英国人的方式,其实不妨谈谈天气:
“今儿这天儿啊!”
“可不咋地,这鬼天气!”
“您还戴口罩?”
“PM2.5都爆表了!”
“可您刚把睡衣都脱了耶……”
拉金的难度在于,就连谈论天气也不可能发生。即便想谈,也只能在脑子里和自己嘟囔一嘴:“外面,风未完成的动荡把云聚起/然后又吹散至天空各个角落。”连天气也不来解救他们,心情能好到哪里去?连一句扯淡的话都找不到,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生物界的一般性规律而已,甚至连惋惜都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早已把平生所有的话说尽,并且再没有从对方身上找到任何可以引起新话题的可能性。
前两年看过一个很火的视频,策划者邀请几组完全陌生的男女,随机配对,要求他们躺在一张床上聊天,看看最终会发生什么。床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尽管起初难免尴尬,但床始终是一个让人精神放松的所在,一个不会聊天的人在床上也可能变得妙语连珠。所以拉金说:“在床上交谈应该最随意”,尤其对陌生人来说,即便没有可以追溯的“很久以前”,但却有着充分的未知。
面对陌生人,要找到一个词何其容易!其实这也是生物界的一般性规律而已。
3、妈妈,给我们弄一只来养养吧
活玩具就是这么新奇, 却不知怎么很快就死掉了。 把鞋盒拿来,把铁锹拿来—— 妈妈,我们在玩葬礼呢。
——《带一只回家给小家伙们》
至今还记得去年夏天一个早晨,陪小朋友埋兔子的情景。那只小兔子只被她玩了半天就死掉了,她也大哭并试图去宠物医院医救,但经过一番折腾,当我们终于要想办法埋掉兔子时,她已经对这件事失去耐心。只想赶快结束这件事的那种状态,让我很惊奇。我想她至少应该对埋葬仪式本身有一点“兴趣”吧,并没有。也许她只想尽快转移注意力,好忘掉第一次养兔子失败的挫败感。
孩子是邪恶的吗?不,他们只不过总能找到玩的“乐趣”。喜欢那些小家伙,是自然的天性。把它们当做一种“活”的玩具时,也许根本意识不到那也是生命。死,会带来悲伤,但这悲伤只有几秒钟,在埋葬死玩具的过程中,他们大概也能发现那种仪式感的“乐趣”。当然,这种乐趣感在成人看来是有一点不那么“正确”的,但孩子懂什么正确?所谓邪恶,总是成人的一种观感吧。
人类在搞砸一件事的时候,总能从另外的角度找到合理性,找到让一件事继续进行下去的所谓“乐趣”,比如怎样让坏事变好事,给自己一个台阶。这种天性,是一种整体的人性,而和孩子无关。
4、 在无意中成为孤岛
火车上我们无须找伴, 因为出行的全部理由就在于 把获得承认之类的事高高挂起。 ——《旅人》
独自乘坐火车旅行的好处,除了目的地明确,时间有保证之外,最重要的,这是“把获得承认之类的事高高挂起”之后的贤者时间。旅途中不需要和任何人扯淡,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化为一座漂移的“孤岛”。 全都当空气,包括坐在你对面的人,而没准他所思所想也完全和你一样。
旅行往往是这样,目的地越明确,离真正的“目的地”越遥远。这就是为什么要化作“孤岛”,唯有“孤岛”,才可能是真正的“神往之地”。这么说来,“非人格化”地对面坐着彼此无视的旅人,就不能被当做一种“错过”,反而可以称得上难得的默契。
流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唯有寂寞让人和解 (3人喜欢)
- 胡天八月度阴山:从盛乐古城到怀朔镇日落 (5人喜欢)
- 2024年诗选 | 流马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