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个父亲的札记》from周国平
读的书多了,就渐渐能读到同一个作者的书了。上一个是王小波,但鉴于我本身就很喜欢他,多买他的书不足为奇。周国平是第二个。在读《人与永恒》的时候,我对他的评价颇高,他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哲学家或者作者;但是这本书,我并不讨厌书本身,而是开始讨厌它背后的作者,这本算是纪实文学的主角之一—妞妞的父亲。
妞妞的癌症以及最后的不治,都是让人惋惜的事情。作者从一个父亲出发,把女儿的意外怪罪在妻子孕期给他电话长叙的女读者引发妻子的醋意,怪罪了带着感冒来探望孕妻的表妹传染了妻子,怪罪孕妻发烧后去医院碰到的不愿给妻子看病的中年女医生,怪罪了妻子的远房亲戚某医学博士坚持给孕妻治疗肺炎上了两次X光,并坚信这是最终导致女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直接诱因。作者当然也顺带怪过自己,被妻子误解为与女读者电话调情之后的固执,以及妻子的任性,但这一切都是轻描淡写。
我这周都在想为什么这本书让我这么厌恶这个作者。我前几天的解析是作者对自己的自悔根本就是避重就轻,根本就是虚伪。也许跟那个女读者的电话真的没有牵扯任何罗曼蒂克的感情,但是字里行间妻子早就对这些不合时宜的电话异常敏感和猜忌。这一次电话是被误解,那么是什么导致一个在作者笔下大大咧咧的女子的无端猜忌,只怕作者过往也不是没有在个人感情上擦枪走火,让人难以信任。作者也许不是这次事件的直接诱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却只能是个问号。才华颇高的男作者,要想德艺双馨颇是困难啊!
但是这一想法并不完全让我自己满意。今天在读另一本书的间隙,我突然有了另一种感悟:我真的是在厌恶作者吗?也许并不!我厌恶的是跟我一样有相当语言表达能力,能把自己心里的罪恶或者羞愧通过文字通过逻辑转嫁给别人的镜中人。我,其实厌恶的是自己!所以看到这样的作者让我火冒三丈,退一步想,他其实是一个不容易的父亲,不管把自己孩子的不幸归罪多少人都不为过,因为他的不幸比他们都有深沉。可是他想把自己在这悲剧中的“贡献”淡化得云淡风轻,虽然合情合理,仍然引起了我潜意识里的抗拒。把每一通错误,通过文字通过影响力转嫁给别人,是否真能换回心底的释然,时至今日,我才幡然醒悟—并不能!所有不真心实意的忏悔都像个幽灵一样,会出现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就算读一本书,也都成了报应。
此书给分五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