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译本的选择
我认为是张捷的版本更好。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是读的刘辽逸的版本,开始没有什么,等到了安德烈公爵最著名的吐槽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对:
“永远,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这是我对你的忠告。当你还不敢说你已经做到你能做的一切以前,当你还没有停止爱你所选择的女人,还没有把她看清楚以前,千万不要结婚,不然你就会大错特错,以致不可挽回了。到老得不中用的时候再结婚吧……不然你身上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都会毁灭掉的。一切都在琐碎小事上消磨掉了。真的,真的,真的!别这么吃惊地望着我。如果你对自己的前途有所期待,那你每走一步都感觉到,给你准备的只有客厅,在那里你将要成为与宫廷的奴仆和白痴同类的人,除此之外,一切都完了,处处行不通……就是这么回事!……”
最后一句话,也就是加粗的部分,我觉得翻译的非常不好。“有所期待”为什么会引发后面的那种感觉?有所期待不应该直接就感觉成为白痴。而后面的“除此之外”,顺文义是除了“有所期待”之外还是“成为白痴”?这一句与上下文非常的不连贯,从这句话我开始觉得刘辽逸翻译错了。
然后我就找了草婴的版本:
“绝对不要……绝对不要结婚,我的朋友!请你记住我的忠告:除非你认为已作了最大的克制,除非你不再爱你选中的那个女人并且已看清了她的真实面目,否则你绝对不要结婚,要不你就会犯下无法补救的天大错误。等到有一天你老了,完全不中用了,再结婚……要不你就会失去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你的全部精力都会耗费在琐碎的小事上。真的,真的,真的!别那么大惊小怪地望着我。你要是对自己的前途还抱有希望,那么一结婚,就什么都完了,你哪儿也去不了,除了客厅以外,而在客厅里你就会变成宫廷侍仆和白痴一类的货色……就是这样!……”
草婴的版本就好了很多,在“还抱有希望(有所期待)”之后加了条件“那么一结婚”,加了结婚的条件,后面“什么都完了”就能顺利的接上,整段话的意思也比较通顺。
然后是高植的版本:“假使你结了婚,还要你的前途有希望的话,那么,你就会处处觉得,对于你一切都完了,一切都关闭了,除非是在客厅里,在那里,你和宫廷仆役以及白痴是一个样的。……何必结婚呢!……”
高植的版本跟刘辽逸的相比,多了“假使你结了婚”的条件,但是“那么”的转折,仍然有些不通顺,通常句式是这样的:“假使你……还要……这怎么可能呢,你只会……”
然后我又找了张捷的译本:
“你永远,永远也不要结婚,我的朋友;请听我的忠告:在你还不敢说你已做到了你所能做的一切之前,在你还没有停止爱你选中的女人,没有把她看清楚之前,不要结婚;否则你就会铸成大错,无法挽回。到年老和毫不中用时再结婚吧……不然你身上一切好的和高尚的东西就会丧失掉。一切都将浪费在琐碎的小事上。真的,真的,真的!你不要这样惊奇地看着我。如果你在结婚后希望自己将来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每走一步你都会感觉到,对你来说,一切都完了,一切都对你关上了门,只有客厅的门敞着,你在那里将像宫廷的奴仆和白痴一样站在那里……就是这样!”
与草婴的翻译“……还抱有希望,那么一结婚……”、高植的翻译“假使你结了婚,还要……有希望”不同,张捷的翻译是“……结婚后希望自己将来……”。我个人觉得,张捷的翻译更贴合安德烈公爵的口吻,更像是描述自己的境况。因为安德烈公爵确确实实是结婚后还想有所作为。而且,在“结婚后……有所作为”之后,接上“每走一步”后,才是“感觉到”,语句更通顺,符合情理。而后一句“一切……都关上了门,只有客厅的门敞着”,两个门一关一敞,语句衔接更巧妙。
因此,我个人就选择了张捷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