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 日 共和229年芽月报春花日(07.01)
共和229年的春天!新的一个月开始了!
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弥撒重开。想着下午四点多少晚了点,就决定出游,往南京博物院去看看,虽然已经看过了不知道多少遍。
空旷的铁轨,永远是摄影的好题材,而且几乎只有在地铁站才能拍到这种角度。

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馆是两个不同的博物馆,后者在朝天宫,我去年才弄明白这件事。可能是因为牛年,博物馆门口摆了大号红色牛雕,但我没拍。

本来没抱着看什么新鲜展品的想法,来了后,却适逢一个“晶华”特展,展出矿物的。本想着,一堆石头能有什么好看的,但被门票吸引,还是花钱进去了。
进门就是一块大晶体,散发着蓝光。我正要拍,却变成粉色,不由得大骇。观察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晶体会变色,而是打了彩灯。欺骗我的感情。
就......有很多非常好看的石头。我词汇贫乏,只能没见过世面一样叫,哇,这个好看,那个也好看。但也不只是好看的石头,还有一些和矿石相关的艺术品之类。讲一讲一些我印象深刻的文物。


这东西是1954年,在苏州五峰山博士坞的明弘治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里挖出来的,挖出来时候在墓主人头部,料想应该是发饰吧。后来也知道这东西算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翅膀据说只有0.2cm厚,那真是很不容易了。不过我想说,这东西从侧面看好像苍蝇啊......

还有一串翡翠朝珠。我不喜欢清代的礼制,但是清代的朝珠我非常喜欢。这东西挂常服上一定很威风。这是我第一次见实物朝珠,数珠是翡翠,佛脐佛肩和佛头牌子上没说什么做的,我也不认识。也算看过不少朝服像,一直弄不明白朝珠是怎么戴的,背云是垂在脖子后面吗?灯光晃得看不清楚丝绦是什么颜色,牌子上也没做说明,不晓得是何人的东西,是什么品级。

还有一些明清的珠宝金饰,制作很精美。特别是乾隆年间诰命夫人的金凤冠,是我第一次见到实体凤冠。不得不说,做工真不咋地,上面镶嵌的保湿也不好看。不过最想吐槽的是那个清代的金锁,这么大的东西,戴脖子上不会戴出颈椎病吗,真的,不在场体会不到这东西多笨重。



玉牒!我第一眼看到这几块板子时心里叫了出来。当然我知道玉牒是写在纸上的。但我心目中的玉牒就应该是这样,刻在发白的翠玉版上。但这个其实是弘历亲笔写的《淮源记》。乾隆五十年(1785年),弘历指使河南巡抚毕沅去寻找淮河发源地。毕沅完成任务后,弘历就写了这篇文章刻在翡翠板上送给他。弘历还有这种爱好,学到了。我也喜欢这种活动。


见到了明清两代的一些金制佛塔,还是很精致的,不过发灰成这样子,料想黄金成色不行。我看的时候就一直想,要是有传统中式风格,或者说藏式风格的圣体光、圣体龛之类就好了。至少我目及所见,国内基督教圣物的制造水平大多一言难尽,感觉往往不如几十年前老照片里的......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见识,没见过好东西吧。我以前曾经计划,买一个好看的佛龛,里面放圣像。此外,遗憾我没有记录三尊佛塔的来历。应该是一明二清。



此外见了一些瓷器。我不喜欢看瓷器,看过太多博物馆各个年代的瓷器,看审美疲劳了。但是向来很少见到珐琅器,这珐琅小方炉让我眼前一亮。阴影里小白花像一对眼睛瞅人。这东西好看,但我没想出来我弄来能干什么。我肺不好,又不能烧香。还拍了旁边的珐琅假花,好像是什么象牙胚子弄珐琅上去的。我挺痛恨假花的。我不喜欢假的东西,不喜欢替代品。
现场还有不少其他瓷器,主要是康熙官窑和宣德瓷,但我觉得太丑了,就没拍。看瓷器时候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当然了,古代瓷器,掉色是一个问题,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越老的瓷器越丑。都说宣德瓷多么多么好,但是无论是花纹还是花色都好丑啊,想不明白老外怎么会爱进口这种玩意。那宣德盘子给我用的话,我觉得也就能垫花盆了。装水果还是装菜都严重影响食欲,空摆着都嫌丑。那几个康熙官窑也不好看,掉色也很严重,但起码比宣德瓷强一点。还是得技术进步。我觉得同样的档次,现代瓷器就明显比几百年前的好看。
我不承认“文物”这个概念。我认为艺术品唯一的价值就是好看,谁做的什么时候做的并不重要。也许有一些纪念意义,但那是很私人的事情,正常器物有三重性质:要使用、要变化、要朽坏。人为加给艺术品神圣的意义,说轻了是野蛮炒作,说重了是偶像崇拜。艺术品如果反过来奴役人、践踏人,为偶像崇拜服务,还不如被砸碎。


瓷器边上是几件商周青铜器。感觉我见过的商代青铜器不多。那个羊头的表情感觉疲惫啊......


还有几幅画。是以矿物颜料相关的名义展出的。第一次见到文徵明的画,就拍了下来。我喜欢文徵明的小楷,不过这画也不错嘛。 明代李士达的《桃花源图卷》,我盯着找了很长时间渔夫,终于在右侧找到了!


当然展览的重头戏是各种石头。我惊讶于黄铁矿的方、坦桑尼亚石的黑......不过最激动的是见到了我朝思暮想的祖母绿。遗憾是,颜色不如我想象的那么深。

菊石能填出来金属矿石,我非常惊奇。不过遗憾的是,入口处有个大的菊石金属化石,我忘拍了:

各种石头,色彩斑斓:












19、20世纪的地质工具令我着迷。我很喜欢这些老工具的美感。


为了赶弥撒时间,看完特展就出来了,没有继续逡巡。结果出来时候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哈哈哈哈哈,这是我见过最丑的马,哈哈哈哈哈......


不过出图书馆还不到三点。想着反正要去坐地铁,不如去明故宫遗址溜达溜达。
我刚来南京时,就去过明故宫遗址。当时不知道,傻乎乎幻想,明故宫还在。结果去了发现只剩下几块石头柱基了。这次来明故宫遗址,也是时隔几年后又一次来。公园里各种花,这个季节全开了非常好看。公园里老人小孩都很多,有人放风筝。
其实略有点失望。虽然北京紫禁城肯定比南京的大很多,虽然这只是个遗址,但走了走,感觉紫禁城和城内大殿远没有自己想象的大。看来以后去北京紫禁城弄不好要失望。不过我也有些质疑公园的这个地图,如果按照这个图的复原,三大殿后面是后宫,我实地走了下,后宫就个小院子大。不太可信。
看人文历史景点,没有相关知识,就会很无聊。这次再来明故宫遗址时候,走在中轴线上,就可以幻想自己是14世纪的君主,幻想身边的各种建筑。转头一看,想到300多年前的夏天,弘光帝就在公园西边的大约抬头就能看见的是宾馆楼的地方登基,那时候他也许还没想到之后他和东亚的命运是什么样子的,不由得一阵唏嘘。几年后再来明故宫遗址公园,心境已经不一样了。又想到这几年世事的变化,更是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反清大业未成,我辈还需努力。



那时候,知识比现在还要浅薄,不了解古代皇城的布局,以为紫禁城就是孤零零一个宫殿,就忘记了南边还有午朝门公园。午朝门即明代南京午门,公园范围大约是14世纪的午门到奉天殿广场中间一段。
来到午朝门公园我很惊喜,原来这里是一段南京城墙!我第一次登上古城墙!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城门洞。略有失望的是,没有见到我有一次在玄武门附近见到的刻有工匠名和烧造年份的城砖。不过门洞里好大啊。我抬头看着砖砌的拱顶,想起之前看的纪录片里明代藩王陵的曲面拱顶和几年前去过的无梁殿,不由得开始幻想,17世纪的古中国,能不能用这种造门楼的技术,用砖头攒一个高大的拱顶教堂出来......


我沿着坡道登上了城墙。城楼早已荡然无存,但14世纪的柱基还残留在这里。城墙上方空间是真大。我站在城墙上,想象着利玛窦400多年前大概也站在南京城墙上。当然他肯定没上过午门。利玛窦说皇城墙顶端能跑三驾马车,还说南京城墙让两个人背对骑马出发,要一天才能再次相遇,看着残存的午门,就觉得所言不虚。等以后有时间走走残存的几段内城。视野不是很好,树太多了。






下了城墙,走进公园,就看到一条水沟,上面有桥,心想这不会就是南京金水河吧,一看指示牌果然是,而且眼前的桥就是当年的内五龙桥。顿时虚荣心发作,大摇大摆地从正中间的桥走了过去。
金水河南侧有两块石碑。东边的是洪武年间的石碑,上面是一些官员行为守则。西边是万历年间的石碑,记录了疏浚之事。话说石碑不给个亭子吗,就这么淋。



过内五龙桥,大树参天列道。向前走,就到了奉天门遗址。奉天门的台阶还有残骸在,被称为“血迹石”。牌子上说,相传方孝孺不肯为朱棣草诏,被朱棣怒杀在奉天门下,血溅台阶,血迹存留至今,因此被称为血迹石,上面刻有“靖难忠臣xxx”(后面几个字我忘了)。但是我记得方孝孺是在闹市里被凌迟了。血迹什么我当然不信能到今天,而且我围绕石头找了一圈也没看到血迹在哪。刻字也没找到。说来方孝孺家被皇帝们害惨了。方孝孺父亲方克勤因为空印案被朱元璋杀,堂弟方孝复因为上书请求削减汤和俸禄并要求减税被充军(但因祸得福,方家因此没死绝),他自己又被朱元璋儿子杀了。再次谴责朱元璋。朱元璋和多尔衮谁更邪恶,很难说!
血迹石前面似乎是奉天门丹墀,但太远了,有围栏,看不清楚。



之后就离开了午朝门公园。从午门正门洞离开,充满了虚荣心。出来还拍了一张城墙侧面。


另,明故宫地铁站往南京博物院路上有一处典雅的大屋顶建筑,院子里树木布置很好看,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但已经被圈为军地,我忌惮军警宪特,没敢拍。
收起虚荣心和虚无缥缈的情怀,还是坐地铁上石鼓路望弥撒去。三个月没参加弥撒了,再参加弥撒,觉得很受安慰。圣物室还没进《每日礼赞》,气恼。
石鼓路教堂祭坛上的圣母像,圣像龛中黑白分明,好似圣母背后生长着一对羽翼。我一直以为是用铁丝架了一层纱,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架纱。今天才想明白这是什么:两侧灯光一打,把圣母像斜着投影到壁龛侧面,形成了这羽翼样的影子,这是影子......亏我困惑了好几年。

唯亲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 2025年春季归国 (10人喜欢)
- 19.日本流浪记 2025年3月中 (16人喜欢)
- 18.日本流浪记 春游湘南海岸 (6人喜欢)
- 17.日本流浪记 2025年2月后半到3月初 (15人喜欢)
- 16.日本流浪记 逗子叶山之行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