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论史》(13)″论汲黯不拜大将军″》 陈再明21、3、22
″论汲黯不拜大将军″
卫青既拜大将军,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不拜″。黯曰:″使大将军有揖容,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事,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一一 - 一一
笠翁曰:汲黯不拜卫青,为千古儒位培养气节,诚快举也。然此事之难,不在黯不拜青,而在青不定责其拜,且愈贤之,此武人仅見之事,其贤加黯一等。青之为此,非止于礼贤下士,以示识量之宏。盖欲隐讽朝廷,使知群臣之可敬者,无出黯下。再观他日,武帝不冠見公孙弘,而独于汲黯一人不冠不见,又不表而自见矣。
一一 - 一一
以身重士,而使人主重之,是荐贤苦心,亦是荐贤妙法,且所以尊主权,避党患也。卫青大将军能得武帝信赖,全出在他的尊儒臣。反看雍正时代的大将军年羹尧,其视儒臣如使狗,跋扈嚣张至于功高震主。结果,被皇上降职为看守城门之小卒,但他仍穿黄马褂守门,以示不服,雍正皇帝只好把他赐死。同是大将军,一贤一愚如此悬殊,令人瞠目。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