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婆无条件相信他
其实“娇妻”不是一个孤立现象,本质上是女性的依附性的一种折射。由于一个女性默认了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必须要通过一个“丈夫”去间接获取,因此她才会“无条件相信他”,因此很多妻子才会把“老公NB、孩子NB”看得如此重要,哪怕他们客观上很普通,也要骗自己,NB。 一个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给予的default选项只有“依附性”,自主自立,是需要非常多的自我反思和努力才能被挖掘出来的选项。
那么什么东西会激发一个女性从“依附性”的公主梦里醒来? 当我看到历史上西方女性运动的关键起点是争取suffrage,我是惊讶、疑惑,进而恍然大悟的。由于西方社会有着把生活两分为:private life \ public life 的传统,女性被局限在private life中,而public life是男性独占的。因此,suffrage是进入public life的关键象征,也是干预public life的关键抓手。当女性运动的焦点集中在这样一个关键点,密密麻麻的压制就可以被从一个点撬开,进而弥散到其它部分、弥散到更深入的细节中去。
然而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传统,我想这也是很多运动照搬过来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我们中国,首先,大部分男人也无权参与public life,你是很关心天下事,但是天下事从不参考你的意见。其次,在决策public life的那群人里,里面又混杂着private life。清宫剧里常演,明明是讨论ZZ改革,老佛爷又爱说这是家事。现在是没有这种形式,但是这种mentality阴魂不散。
于是女性运动在中国争什么,它缺乏suffrage这样的支点,力量就弥散开了,各色人物再一搅合,它表面上看起来就很像是一堆鸡毛蒜皮的置气。可能有人说支点在“职场”,它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职场本身在中国也是充满依附性的。且不说体制内,体制外也充斥着默认的等级制。从家庭逃离到职场,更像是换个主人,而不是真的个人自主。
中国社会就像是叠罗汉游戏一样不同维度层层叠叠压在一起。但是很明显,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女+农+病,她就被压在叠罗汉的最底层。就好像豆瓣用户巫山,为什么她的苦难就像瀑布一样又猛烈又持久😢,当然全都是这个社会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