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做梦,甚至梦游?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睡觉是我们每个人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之一,只要你没有受到失眠的困扰。当然这也是必要的,睡眠可以让我们身心重新恢复活力。当我们处于睡眠的无意识状态时,我们的大脑依然保持着运转,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做梦这样神奇的体验。
科学家们通过监测我们睡觉时的脑电波强弱将我们的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类,其中慢波睡眠更深沉,而快波睡眠时脑电波更类似于清醒时的活跃状态,我们做梦便是在快波睡眠期间。
如果你曾在做梦过程中醒来,你就能够对梦的内容有一个更清楚的记忆。你会发现梦中的情景是那么的真实,就像自己参与的电影一样,但是过不了多久这段梦的记忆就会像泡沫一样消失不见。
做梦时我们可能感觉自己在飞、在跑,然而实际上我们依旧是躺在床上一动未动。这是因为在快波睡眠时,大脑传递对身体肌肉的控制信号被切断了,这样我们做梦时大脑的活动才不会让我们在床上手舞足蹈。
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过程都不会太长,在你整晚的睡眠中它们会交替出现,所以你一晚上可能会做好几个梦。有时你感觉做了一个特别长的梦,其实也并不意味着你整晚都在做梦,这段梦可能只是在你醒来前较短的一段时间中发生。
当然我们睡觉时也不是完全不动,否则你偶尔醒来时也不会发现自己蹬掉了被子。通常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做出一些复杂的动作,最多只是无意识转个身、变换一下睡姿。但是少数情况下我们也会有梦游的经历。
当一个人梦游时会从床上坐起来,做出一些到处走动、脱衣服等简单行为,极少数情况会出现复杂的行为。但是梦游者统一的特点是不会有梦游时的记忆,或者只有像梦一样的片段记忆。因此即使你经历过梦游也只能由别人告诉你,而如果你身边的人有过梦游的行为,听你提起后也只会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如果你将梦游的情形和做梦联系起来,你可能会认为梦游是因为当我们在快波睡眠期间做梦,但又没切断大脑传递给身体的运动信号所致。其实不然,研究发现梦游通常发生在更深沉的慢波睡眠阶段。
梦游经常在小孩子身上发生,这可能是因为幼年时大脑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如果你见到身边的人有梦游的迹象也无需惊慌,唤醒他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不过为了不让当事者产生困惑,最好还是将他引导回床上。、
对于做梦或者梦游,虽然人们对此有了许多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做梦可能与大脑记忆整理有关,又或者反映了你深层次的欲望,甚至能够带给你某种特殊的灵感,但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给出一个全面科学的解释。
下次当你做了一个离奇的梦并且记忆犹新时,也不用过多在意它到底预示着什么,你可以将它记录下来,当作日后和朋友之间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