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职场人可能会有疑惑,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我看来,其实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起来就是8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人无我有,针对的是异业竞争,区分的是我们彼此的职业身份,判断的是我能做什么;而人有我优,则针对的是同业竞争,涉及的是能力的专业程度,确定的是我在这个领域能做得多高。
人无我有
所谓人无我有,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没有的能力和经验履历,我有。它是我们进入一个行业、岗位的门槛,是区分我们不同的职业身份的标签。
为什么这个行业别人进入不了?为什么这份工作别人做不了?就是因为你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和经验,使得你能够更快速地进入这个行业、胜任特定工作。
所以这更多地是针对的异业竞争,是一种绝对的竞争壁垒。它区分的是我们的职业身份,也可以说是我们相对外围的能力层。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其能力和阅历也会随之增长,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外围能力也会随之逐渐积累增加,而这部分的能力,其实是相对浅层的核心竞争力,它拓展的是我们认知和能力的外延。
人有我优
那么什么是人有我优呢?
意思就是,别人虽然也有和我一样的能力,但是我比别人做的更好。因为我有比别人更专业的能力、更丰富的经验,所以我能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能解决更多不同的问题,更能胜任这份工作。
也就是说,它是我们在面临同行直接竞争对手时,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命时,让我们更有可能胜出的能力,它更多涉及到的是我们能力专业度的问题。
这部分往往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是我们能力层的纵深部分,是决定我们职业发展天花板的部分,是我们成为行业专家、进入行业顶层食物链的基础。
因为越是专业的能力,越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往往越少人能够掌握,它在市场上就越是稀缺。一旦我们掌握了更专业的技能,就意味着我们有机会脱离底层的同质化竞争,进入行业更顶层的领域,那里的竞争者更少,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会更多。
这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人无我有,是在行业内部形成的差异化的绝对竞争壁垒,而这个壁垒,往往一时间很难被打破。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打个比喻,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模型,就类似于一个T或者是I,一般T对应的是复合型人才,而I由于“-”比较短,只有纵深的能力比较突出,一般对应的是一些技术专家型人才。
每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先“-”后“I”的过程。
因为我们在早年由于缺乏经验阅历,往往外围能力层的竞争力比较多,所以转型跳槽比较容易,但是获得高薪比较困难,因为核心竞争力比较浅层,容易突破和被替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去尝试和锻炼自己不同的能力,然后从中找到自己能够深入发展的兴趣点。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会逐渐在某个领域发展出更专业的能力,并进而形成个人的竞争壁垒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此时我们更容易因为能力的稀缺性而受到市场追捧,以及获得更高的收入。
当然,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会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不同,在成长和收入提升的速度上也会有所不同,这个需要去具体看待,但只要能在一个领域深耕,总归会有收获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 DreamPark(ID: sthintere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