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究方法论1:选择什么研究方法
我发现很多同学一直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研究,想做什么研究,研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实证研究(positive analysis)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是一对概念
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与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是另一对概念。
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则是经验分析的两种研究方法。
国内学界常把empirical analysis也译作“实证分析”,即把empirical和positive当成一个东西,很遗憾,这是错误的。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两种研究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休谟关于“是”和“应该”的分歧,这就涉及到社会科学是价值负载(value-laden)的,还是无关价值(value-freedom)的科学?也就是社会科学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
而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则是一套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比如一篇实证经济学论文,你需要先有经济理论,根据这个设计变量,然后通过计量和统计手段验证理论。
而根据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
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也就是研究者对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开辟,提出基本性的问题,定义了基本的问题和概念丛,使得所有后来的学者用来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当发现学界对某个现象和问题有基本的认识,你希望系统进行描述,它如何发生的?谁参与了这个过程?你需要系统还原不同状态的变化,活动,社会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当你对你之前描述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要进行推广和泛化的时候,也就是你知道,来把这个问题和这个现象的描述,上升到这类问题的原因的解释的时候,你需要一种理论,支持和反驳一种结果,预测可能发生的结果和现象,将问题和普遍原理进行结合,在诸多解释中,选择最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