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权,乍一看像女权,实际是男权
为女奴争取福利的是妻权,叫女奴站起来的才是女权。这两者看起来很像,其实本质完全不同。 比如“找老公,要擦亮眼睛。”跟旧社会“找主子,要看清楚了。”这两句话异曲同工。只要你还往阶级框架里钻,你擦得再亮,也是被压迫的命。 婚姻是男权产物,正如恩格斯在《家庭起源》里所说“婚姻,是为了保障每个男人都拥有属于他的奴隶。” 自古以来,自古以来,自古以来! 男人靠婚姻捆绑女人,再靠女性子宫发展规模组建家庭,他们当家庭的国王,用男权吃女人,接着用父权吃孩子。婚姻是男权发明的两性私有制,说白了就是把女性当做男人的私有财产。 在一个集体里,最害怕集体瓦解的是谁?最希望建立这个集体的是谁?当然是可以在这个集体里称王称霸的那一方。哪个性别更渴望婚姻,恨不得拐卖对方,哪个性别就是婚姻里的剥削阶级。 当一些女人用“我有工作我独立”或者“讽刺普通男性”等观点打“女权擦边球”的同时,但她自己却(已经或计划)进入婚姻,生孩子冠父姓。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在女权和男权之间横跳,两边收割韭菜。 那么,她真正嘲笑的并不是男权,而是那些没有能力爬上去给高层男权打工的婚女。说白了,她们真正要表达的并不是“姐妹们,站起来”,而是“姐妹们,找个好点儿的主子吧。” 婚姻是男权的封建王朝,推翻封建王朝靠的从来不是给奴才涨工资。 但大众的认知是有惯性的,当某些女性在男权的框架里高喊“涨工资吧”,她会两面讨好:女权人士们误以为她在争取女性人权,男权们则判定她在支持男权。 男权下,男人们靠“啃老以及剥夺姐妹继承权”得到启动资金去创建属于自己的两性资本公司——婚姻,房子是男权固定资产用于剥削女性,彩礼是雇佣婚女打工的廉价聘金。“妻”是打工仔,“老公”是股东。 真正的女权其实是个体户,不给男权任何寄生的空间,比如波伏娃,再比如叶海洋。 而叶海洋可以说是女权的精神图腾,这跟她生的孩子是什么性别,毫无关系。一个独立母亲,不管是生女孩,还是生男孩,这都是她的子宫主权,都不妨碍她的女权本质! 因为自古压迫女性的是夫权父权,并不是儿子。一个社会里,女人跟男人最亲密的关系是母子关系,男女相处靠母慈子孝,这反而是在推动女权进步。 女权的进步,其实是人类共同的进步,如果男人还想为人类的未来出点力,那么最应该做的就是成为女权版的恩格斯。说白了就是身为男性,却可以主动放弃婚姻,关爱每一个独立母亲,男人们纷纷不独子其子。 这相当于出身资本家,却选择支持无产阶级革命。 不管是一个女人本可以嫁高层男权主子,她却选择人权独立;还是一个男人本可以娶妻生子,却主动放弃婚姻和男性霸权……这些人都有着一种人文质地的高级感,因为他们的人文精神大于物质欲望。 说白了就是:她有能力背叛女权,给自己卖个好价钱,她不干;他有能力成为性别压迫的既得利益者,但他也不干! 君子论迹不论心,任何一个公众人物,一旦你去女权碗里舀汤喝,哪怕只是打女权擦边球,那么:不管你心里怎么想,麻烦你把女权人设演到你寿终正寝,算是你的职业道德。 当你结婚生子冠父姓,又谈笑风生说“误会误会,都是大家的一厢情愿时”,你侮辱的不止有观众的智商,还有你的人格操守。像蝙蝠一样左右逢源的横跳,根本不是明哲保身之道。 ——作者:波伏迅《男权的助理》《双向收割》《蝙蝠的立场》《化妆后的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