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早春
在新疆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一片枯黄色的田野在春天迎来新的色彩搭档,黄绿的柳芽、墨绿的麦苗、粉白的杏花……枯黄田野与新绿、粉嫩形成鲜明对比,美不胜收。 天开始一日一日的变长,我可以走的更远一些,傍晚也不用急着回去。我要在春天的时候多到村子里转转,多到一些学生家里走走,听说夏天来了学生家里养的牛、羊身上就会有虱子还会跳到人的身上,我最怕虱子了。 经历了寒冬萧瑟,麦盖提春天的味道特别浓烈。 这里的花都是有节奏的,它们有自己的安排,不慢不紧的一花一花地开,一花败又一花开,像是早已商量好了似的,互不夺艳。这样子花儿们都可以做自己的主角,大地不至于太热闹也不至于太冷落。 房子的色彩与杏花搭配起来,那就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杏花开的是最早的,为了早春烂漫的盛放,她积攒了一个寒冬。孩子们好像并不太在意这花开的美不美,他们从小到大已经见习惯了,只有我这个“异乡人”看见这满树满树的杏花兴奋不已,拿着相机不停的寻找最佳角度,大呼要窒息在这片花海了。不禁感慨道,原来有些花儿是可以美到不需要绿叶陪衬的。

没有一颗杏树会把春天该开花这个事给忘掉,被人们遗弃在路边的树被东截了一段,西截了一段,若它不开花提醒,估计人都以为它死掉了,它这花一开,人们就知道它活着,它还会给人们结果子吃,孩子们便会惦记着它。 在这里看到落花时并不会感觉到悲伤,我们知道这花都不是白开的,花谢只是生命的另一个开始。在这里“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似乎不适用了,这里的花我们不用急着去折,它还要赴往下一站,花儿还要结果。

学生告诉我,四、五月份就可以吃到杏子了,杏子还是青色的时候有点酸,但是很脆,有点好吃。杏子黄色的时候,软软的,很甜。他最喜欢青色带一点点黄的杏子,不太酸也不太甜,还有点脆。大概是新疆的水果都太甜了,他们开始有点想吃酸的。 冬枣收完,漫长的冬季,孩子都没从树上摘下果子吃了,早已馋的不行,杏子作为早春最早开花结果的水果,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许多孩子都等不及她成熟了。杏子满足了人们的欲望,杏子可以从结果就开始吃,一直吃到她成熟。 学生指着那片杏树,让我选一颗树,下次就摘这棵树的杏子送给我吃。原来老师要吃的杏子还能提前预定的。

远处在田野上摘野草的妇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的走过看了看,学生告诉我这草用来包饺子很好吃,我问学生这是什么草,他想了好久最终也没有翻译出来,他只知道包在饺子里面会很好吃,说让我去他家,奶奶做这个给我吃。后来我在县上见有这个草卖的,10块钱可以买到很大一袋,要是有现成的野菜饺子还真想尝一下,那应该就是春天的味道吧!


田里的小麦是在冬天就播下的,有些小麦在冬天的时候就悄悄的长出来,它们是先出来试探节气的,但这些小苗大多数或被冻死或被被野兔偷吃了,大部分小麦现在才从土里冒出来,在一片枯黄的田野上,这绿油油的小麦显得格外耀眼。这大概就是小麦懂得留一手的智慧,不会一下子全部涌出来,能量要一点点的释放。

春天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了,我又可以拿这个举例跟学生们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了。田里的小麦要灌水、院子里的桃树要移植、埋在地里的葡萄树要挖出来、哈密瓜要开始育苗……春天里大人小孩都忙碌起来了,这个时候风沙也闲不住来凑热闹,灰蒙蒙的,这种朦胧感咋一看还觉得有点浪漫。 我问学生:“如果你家的地让你做主,你会拿来种什么?”学生说:“我要用来种玫瑰!”别人都在种小麦,你用来种玫瑰,你要浪漫不要命啊。 春天到了,不种点什么总感觉在辜负上天的馈赠,我是个俗人没有学生那么浪漫,我想我还是去学生家里要几个西瓜籽吧,把它们撒在学校的旱厕旁边,说不准在我回去之前能摘到亲手种的又大又甜的西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