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儿童绘本值得阅读?推荐一本超硬核的科普绘本
作为一名爱读童书的妈妈,带娃亲子阅读这么些年,家里的绘本也囤了有上百本了,科普绘本尤其多,动物的、植物的、人体的……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本非常硬核的科普绘本,反正我在看完这本绘本的配套视频后,只想大声喊出——niubility。
这本书就是化学工业出版社最近新出的火箭科普立体玩具书——《到有繁星的地方去:火箭设计师给孩子的立体书》,由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团队编写。
2020年,对中国航天来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任务;这一年,北斗组网,北斗系统全面建成,精准时空尽在手中;这一年,天问一号直指荧惑,迈出深空探测的崭新一步。而所有这些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位默默付出的奉献者——火箭。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火箭的模样,但却不知道火箭的内部是怎样的,也不知道火箭是如何发射、如何回收的。
别说小朋友了,就算大人,也没几个是真正对火箭十分了解的。
不过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到有繁星的地方去》这本书,来给孩子补上这宝贵的一课,为那些有着飞天梦的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到有繁星的地方去》是由中国运载火箭设计团队倾力打造,受到我国首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型空射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博士强力推荐,通过互动式立体纸艺,展现火箭从起源-制造-运输-发射-返回整个过程中的种种设施和场景,活灵活现地“站立”于书页上,给予小读者真实而有趣的阅读体现。
封面暗藏玄机
我们先从这本书的封面看起,立体书我也看过不少,不过一般的立体书都是在内页做文章,很少在封面上动脑筋。
因此,拿到《到有繁星的地方去》这本书后,当即就被封面给吸引住了。

仔细研究后发现,封面上是一个火箭,还有两根皮筋,看起来似乎这个火箭是可以发射的,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手残如我,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结果,最后还是书中配套的视频拯救了我。
照着视频里的步骤操作一番,终于,火箭发射成功了!

不得不感慨,不愧是硬核的火箭科普书,连立体机关都比一般的立体书要难一点。
不过也正因为有难度,小朋友成功后才会更有成就感。
科普知识+立体互动,硬核又有趣
除了封面的设计十分吸引小读者外,《到有繁星的地方去》这本书的内涵也十分丰富。
全书共8章,从火箭的起源讲起,带孩子完整地了解火箭的建造、组装、结构、发射和返回等航天知识。
虽然是童书,但在内容可一点也不含糊,没有因为读者年龄小就糊弄了事。
比如在介绍火箭什么样时,用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分别介绍了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结构系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这些系统的用途,就算是小孩子也能对火箭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介绍火箭的组装时,则把大部分页面都给了火箭,让孩子能真切感受到火箭的巨大。

每一章都安排了不少立体小机关,巧妙地与书中内容相融合,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我们可以用水彩笔一起给火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可以看看卫星发射中心是什么样子。

还有很多立体小机关,隐藏在书本的各个角落,等待着孩子去探索、去发现。


悄悄说一句,编写这本书的科学家们,还为这本书录制了配套的音频,只要扫一下书中配套小册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科学家亲自为孩子讲故事哦。
配套视频课程,拿实体火箭给孩子上课
前面说到这本书非常硬核,作为阅童书无数的妈妈,如果这本书只是机关复杂一点,内容难懂一点,自然不会得到我如此高的评价。
接下来,就是看这本书放大招的时候了,那就是书中配套的10节视频课“火箭设计师来解答”。
这可是这本书的作者团队,用真实火箭作教具,在中科宇航火箭模态试验室拍摄录制的。

在视频课中,将会为小朋友们揭秘火箭设计师的办公室,还会有独家展出的火箭发射模拟视频哦!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会在视频课中为小朋友们答疑解惑,毕竟小朋友总是会问一些奇奇怪怪的可爱问题,比如火箭可以做成彩色的吗?火箭工程师喜欢看动画片吗?火箭工程师住在火箭里吗?……
哈哈哈哈,这么多可爱的问题,就看科学家们如何在视频课中为大家解答啦。
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牛年春晚中,有一个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50年后的2020年,我们的嫦娥五号首次从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我们探索宇宙奥秘,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是一次新的胜利,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伴随着春晚主持人动情地述说,镜头闪过,4名中国航天总设计师,以及一名“特别的战友”——“饱经沧桑”的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春晚的舞台上缓缓升起,向全国人民拜年。
从古至今,从地心说、日心说,到发现万有引力、发现小行星,再到升空、探月,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宇宙的脚步。
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这本《到有繁星的地方去》,也许书中某个片段,就能不经意间触动孩子的心,激励着孩子在未来成为一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中国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