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放下愤怒的
几个月前,隔壁搬来一户人家,不知道主人什么模样,只知道有只小狗。
其实狗的模样我并不知道,因为从未见过,但是狗的声音我倒是熟悉的很,因为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饱受犬吠的困扰。有时从早上十点吠叫到中午十二点,有时则是晚上十点吠叫到半夜十二点。我虽然不堪其扰,但从来没想过要去找人家理论,一来是因为我性格略怂,不敢去,而来想到主人一定是因为太忙没时间陪伴狗狗,也不容易。
但是我总得找点法子解了这困扰。所以常选择戴上耳机,唯恐避之不及。看看剧,听听歌,倒也爽快。晚上的话,便就只能默念静下来、静下来,尽量让自己不去理会。实在忍不住了,燥到一定程度就被子一掀,愤然起身,走到墙边,对准墙壁踹上两脚,踹到墙壁嗡嗡响。两脚便收,呼呼地把一口怒气吐出来就算了。毕竟作为一个怂人,倒也不敢做什么逾矩之事。踹两脚泻个愤罢了,其实也无济于事。随后也只好靠着一点要睡的信念躺回被窝。
某天闲赋在家,开着房门通气,一阵铃响从不远处传来,伴随着的是咯噔咯噔的高跟鞋踩地的声音,还有唰啦唰啦狗爪子扒地的声音。随后从我房门口经过的是一个女人的双脚(我房门上挂着帘子,离地约半米高。)和一只矮胖、短腿的黄色小狗。这女人和狗停在了我家附近,随后便是开锁的声音。
啊哈!原来每天扰得我心烦不堪的就是这只矮胖的短腿狗啊!呸!我默默地在心里骂了句。
关了门,一个人待在屋里,忽然想到,狗在主人离开后,独自卧在黑漆漆空荡荡的屋子里,想必满心都是恐惧和悲伤吧。因此才会哀嚎、大叫。说不定,主人为了防止它乱跑或者为了保护它的安全,还会将它锁在笼子里,那它连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的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它,该有多难过啊!怪不得一整天狂吠不断,想来只有一个目的吧——唤来同情与安慰,唤来抚摸和拥抱。
可事实上,它只是招来了厌恶和谩骂,招来的是我的踹墙恐吓和其他邻友的敲门质疑。
那些时候,狗的内心想来也是更加的恐惧和疑惑的吧。毕竟它只是一只狗啊,毕竟它想要的只是主人的目光啊!
想毕,满怀同情与唏嘘,愤懑早已无处遁形。
心怀恐惧,却又无能力,只能胡乱狂吠,本想招来同情安慰,换来的似乎正好相反。
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加入的一个微信群,里面都是一群相似的人。简单地说,都是一群充满烦恼,渴望帮助的人。一开始,大家都是在微博群里聊天的,各自分享各自的难处和恼事,大家相互帮助安慰和理解。后来聊的多了,就有人提议建个微信群,聊天更方便,于是我便也加入了微信群,偶尔跟大家聊聊,有时是求助者,有时是施助者。
在微信群里,有这样一个人,每天吐槽自己的生活艰难,老天不公,情感不顺。我其实蛮理解的,便时不时上前安慰开导,其他人也会表示理解和安慰。大家也会对我的帮助表示感激,那时候,我认为自己帮助了别人,甚至有点小开心。
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开始陷入一种困境之中了,而这种困境本不该是我的。我正在做的事情也在逐渐背离我的初衷。我陷入了本不属于我的烦恼之中。于是,我留下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之后果断退群了。
我忽然意识到,负面情绪放在一起,并不会相互抵消,只会互相感染,此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离开。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的,积极情绪也是具有感染力量的。无论是负面情绪也好,积极情绪也罢,我认为重点不在于对它们的评价,而应该在于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接纳它。
情绪不应该被拿来肆意挥发,而应该好好接纳。
面对隔壁的那只狗,我现在已经开始将它遗忘了,反而更加注意它和它的主人在一起的时候。
每次和它的主人从我门口路过时,它很安静,很安静,矮胖的身子黄噗噗的,像朵向日葵,小短腿跑起来可欢了,噔噔噔地和主人一起踩着地。眼睛从来都是直直地望着前方,所以我从来看不见它的正脸。但是我能感觉到,它是有多么急不可耐地想要迎接外面的自由和阳光。
可能,因为有了阳光,小狗的恐惧和悲伤才不见了吧,可能,因为有了阳光,我的愤怒也无处遁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