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与雕』别凉,难得漫威还有心
漫威新剧《猎鹰与冬兵》,别名《杨过与雕》。
你问为什么?
看这个就知道了。
和《旺达幻视》相比,这部剧的国内热度要低很多。
这蛮可惜的。
完备世界观是漫威当初吸引观众入坑的核心之一,现在只有《猎冬》这部剧正在认真地完善MCU的后漫威时代。
人家也不玩套路,直截了当给线索,尤其是这部剧的片尾字幕,信息量都是有用的,诚意十足。

不信你来感受一下。
一 人多了,钱少了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复仇者拯救全世界,浩克一个响指,把五年前消失的35亿人全弹了回来,世界突然多出了一倍的人。
作为五年前没消失的人,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想一下,看看你的答案和《猎鹰与冬兵》所呈现的境况是否一样?

故事发生在《复联4》8个月后,聚焦猎鹰和冬兵的战后生活。
影片先通过猎鹰的经济困境,引出整部剧的危机源头——人多了,钱少了。
由于人口消失,猎鹰妹妹的生意无以为继,不得已要卖掉父母留下的渔船。

猎鹰不舍,带着妹妹去银行贷款,被拒。
讽刺得很,拒绝理由是猎鹰过去5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不符合贷款要求。

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英雄尚且如此,遑论平民。
按理说,人口红利会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问题就在于MCU人口暴增是一瞬间的事情,社会体系没有这么光速的适应力。
动荡期间,岗位紧缺、资源紧张、人民暴乱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于没消失的人而言,那些弹回来的人,与其说是暴增的人口,更像是突然流入的【难民】。
片尾字幕就有一段文字写道:“签署协议国家不可以以任何形式拒绝接受难民。”

这段文字摘自1951年起草的《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33条。
可见编剧对于MCU世界观的刻画也参考了当今难民流入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譬如,土耳其收留超286万难民,其代价则是经济能力弱的本国穷人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说真的,大家好好研究片尾字幕,都是剧情线索)
MCU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就催生了碎旗者这个组织的诞生。

这个组织嘴上说着主义,心里全是生意,打着“世界大同,人民大同”的口号,干着抢劫掳掠的勾当。
漫画里,碎旗者并不是组织,而是一个反派,他本名卡尔·摩根索,是一名瑞士银行家兼外交官的儿子。
他本想继承父亲理想,成为一名外交官,因政治斗争,父亲死于拉脱维亚,从此黑化。

电影来了个性转,改成一个名叫卡莉·摩根索的小女孩儿。
此女心机颇深,碎旗者之所以人人壮如美队,就是因为她带领组织从一家公司窃取了超级士兵血清,这家公司名叫超能掮客。

显然,碎旗者天真地认为只要获得超能力,就能够创造他们理想的世界。
但是,片尾字幕已经暗示碎旗者的结局,强化人并不能拯救人民。
二 超级士兵血清为什么烂大街了?
超能掮客引出了一个事实:超级士兵血清快烂大街了。
为什么呢?
因为其他获得超能力的方式都充满着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
你看像《旺达幻视》的莫妮卡,来回穿个结界就能开挂了,上哪说理去。

目前为止,超级士兵血清依然是MCU唯一可流水线化的超能力实验技术。
德国、俄国、美国都试图重新研发这种血清,这也造成了很多人间悲剧。
以赛亚·布拉德利就是其中悲剧代表之一。

漫画里,美队失踪后,美国政府试图复制超级士兵血清,招募300名黑人士兵参与此项秘密实验。
参与实验的黑人士兵大多数意外死亡,以赛亚是少数的幸存者之一,并获得了美队同款能力。
以赛亚后来因偷盗美国队长制服和盾牌被判处无期徒刑,在莱文沃斯联邦监狱服刑。
多年后才得到总统特赦,重新获得自由。

影片设定类似,美国为掩盖拿黑人做实验的丑闻,抹去以赛亚的功绩和存在,让他痛苦一生。

然而以赛亚的遭遇也证明了美国无法将超级士兵流水线化。
所以……
卡特手里那管子血清,倒了个寂寞。

泽莫灭其他五个冬兵,灭了个寂寞。

可超级士兵血清明明已经被销毁,现在的又是哪里来的呢?
我们再仔细研究片尾字幕的这一段。
罗素将军有吩咐,明令禁止任何强化人的消息公之于众,这说明罗斯一直没放弃对血清的研究。
估计《黑寡妇》中,罗斯追捕娜塔莎的同时,也获得了红色卫士体内的血清。

超能掮客公司的血清,或许是从罗斯那里搞来的。
片尾字幕显示了这样一段文字:“Power Broker is watching.”
显然这家公司在后面还有大文章。
漫画里,超能掮客本名柯蒂斯·杰克逊,是超能掮客公司创始人,他和手下科学家通过实验赋予客人超能力……只要给钱。

这家公司曾把一个名叫华金·托雷斯的年轻人改造成了半人半鸟的吸血鬼,也就是后来的二代猎鹰。
影片中的托雷斯大概也会被超能掮客公司改造成超级士兵,带山姆继承盾牌之后,他继承山姆的翅膀。

这就牵出了整部剧的主线,猎鹰将如何继承美国队长的意志。
三 美队可真多啊,多得叫人生气
《复联4》最后,老美队把盾牌交给了猎鹰,没想到猎鹰犹犹豫豫8个月,转手上交国家。

美国政府更骚,转手把盾牌交给了一个叫约翰·沃克的军人,让他担任新的美国队长。
这个操作一如当年美队为军人演出一般,旨在鼓舞士气,振奋民心。
人口暴增,经济萧条,美国需要推出一个全民偶像,给人民对未来的希望。

历史上,美军真的有购买《美国队长》的漫画阅读,就是为了振奋士气。
这本漫画第1集博物馆里出现过。

漫画里,约翰·沃克是个颇为复杂的英雄,英雄代号是美国密探。
他本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就立志成为一名超级英雄,他一直觉得美国队长应该由人民评出来,而不是给史蒂夫·罗杰斯。
后来史蒂夫放弃美队这个头衔期间,约翰·沃克继承了这个称号,还接受了超能掮客公司的服务,获得了美队同款能力。
沃克这个人倒是一心想做好事,可此人行事风格死板,爱无脑服从政府,为复仇者所不喜。

影片里,沃克也有同样的境遇,从猎鹰和冬兵对沃克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政府还给他配了一个黑人副手战星,猎鹰感觉十分受冒犯,更加拒绝与新美队合作。
沃克此时现在还没有超能力,又急需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美国队长。

超能掮客公司恰好能满足他的需求,这就给了反派利用他的机会。
其实沃克和猎鹰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怎样成为美国队长那样的英雄?
沃克认为自己够格成为美队,只是差了点超能力。
他还没有意识到,美队最强大的力量是人心。

神盾局被九头蛇入侵这种敌我难分的危境下,史蒂夫一番演讲,说服神盾局全员相信他,集中火力对抗九头蛇。
奥创大军将复仇者陷于疲战之时,他一番命令加鼓励,给了大家继续战斗的决心。
初次面对赤塔瑞大军突袭时,他迅速做好分工排兵布阵,不致使贻误战机。
这些素质都不是靠超能力就能获得的。

而约翰·沃克呢?
看他与猎鹰、冬兵的一番对话就知道了,他需要读一读《高情商》和《说话之道》。

四 猎鹰,中年危机
要想继承盾牌,猎鹰需要一点勇气。
影片有一段冬兵熬鹰的桥段,冬兵质问猎鹰,你为什么放弃盾牌?
冬兵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人家从另一个平行宇宙带来送给你的盾牌,你有什么资格送出去?

猎鹰没有直接回答冬兵的质问,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好。
我们从普通人角度来看,要成为美国队长,就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觉悟。
而猎鹰还有凡人的困扰——没钱、歧视。

猎鹰的经济困境说明复仇者没有正式工资。
漫画里,复仇者也没有工资,但是有每周1000美元的补贴,领不领全凭自愿,这笔钱来自于玛利亚斯塔克基金会。
显然电影没这个设定。

尽管钢铁侠提供了很多资源,但复仇者并不是他的职员,大家都是为爱发电。
我很高兴这部剧能把一些现实问题加进来,让MCU多了几分真实的质感。
《美队2》时期,猎鹰退伍做了兽医,过着还算不错的生活,跟美队混之后,就没有正式工作了。
美队除了领政府津贴,有政府提供的公寓,偶尔还会接代言赚外快,足够养活自己和团队。

内战之后,美队一派没有签署《索科维亚协议》,又被通缉,收入来源基本断了。
若是成为史蒂夫那样的英雄,难保不会违背协议,那风餐露宿的日子,猎鹰靠自己,怎么克服?
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也是很难以启齿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猎鹰和冬兵只是随口争吵,就要被白人警察盘查,直到被警察认出是复仇者,猎鹰才免于被非礼对待。
想想看,一个黑人要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才能享受到白人最普通的待遇,这是何等讽刺?
更讽刺的是,这集的编剧就是白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