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7】
到了三十二岁这样的年纪总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产生爱意和敌意。
总会有新的讨厌的事和丑行充满这个容器,仿佛这个世界的一条腿在前进的时候,另一条总要向后滑步。所以认清个中的秘密运行机制要比按照过时的原则做一个老好人重要的多。
【8】
一个国家的一个居民至少有九种性格,职业的,民族的,国家的,阶级的,性的,地理的,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甚至还会有种比较私人的性格。这些性格溶解他,他无非就是一块受到这许多涓涓细流冲蚀的洼地。它们渗入这片洼地,又溢出,和别的溪流一起注入新的洼地。……地球上的居民也还有一个第十种性格,这性格允许人做一切事,除了认真对待这九种性格。
人们在其中是消极自由的,经常觉得自己没有充分的存在理由,像经受着孕育出人类的海洋的气息那样经受着对于未曾发生的事和并非不容改变的事的过盛想象的日夜冲刷。
在别人和别的地方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的时候,那儿的人却说,来事儿了。……在它的氛围中,事件和劫数都轻如绒毛。
【9】
他沉湎于一种出色的悲观主义:既然士兵这一行当是一种锋利、炽热的工具,那么人们就应该为了造福世界而用这种工具煅烧和切割世界。
【10】
如果事实证明,这并非“常数”,而是“机动值”,人对于机械装置性能的评价要依靠历史情况而决定,人的好坏要依靠人们用以评价人的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来决定……
【11】
数学成为了一种恶性的理智的源泉……造成了内心的荒芜,个体的锐利与整体的冷漠的巨大混合体,一个由细节组成的荒漠里的人的极大的孤独感……
数学家和他们的学生——自然科学家们,像那些只会猛踩油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前面那辆赛车的轮胎什么也看不见的赛车手一样,对一切失去知觉。
——
恶性的理智。其实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就好比小聪明和智慧之间的差距一样。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健全的理智的话,他怎么能忽略精神对于肉体的作用呢。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藐视自己那副血肉之躯的,更不可能对心理的神秘没有起码的尊重。这是自大的现代人常常无法领略的基本宗教情绪。
所以,理智才会使人变成一把因为锋利而变得狭隘短小的匕首。
关于科学的宗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肯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察觉到谢耳朵这个人设的微妙之处,作为智商超过180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个人生活却任凭一种低级的生活荣誉控制着。他没有私人生活,但他却以此为傲。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可谓是一个科学界的劳动模范,尊重体制,热爱劳动,对各种官方奖项充满热情,成了一个技术社会的好孩子。这似乎完全符合美国社会对于科学家的无礼要求,社会在培养皿中提供给你最廉价的精神和物质营养液,作为回报,你却要成为一个超负荷工作的齿轮高速工作。这不正是是愚蠢的工具理性计算人生的一种最低等的公式吗,在这个从来得不出理想结果的公式中,精神因为太复杂而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然而,悲伤的观众们甚至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一种单纯的幸福。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设定一个同样高效,甚至比他更天才但同样拥有着健全的甚至超常的心智的科学家。在我看来,这样一个人更值得我尊敬。而且这并不是什么奢望,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一手掌握着科技和理智,同样没有把自己的精神交给愚蠢的官僚国家管理。他甚至热爱艺术,会在家里举办音乐会,这才是爱因斯坦成为爱因斯坦的原因。
科学和童话世界一样,就是这么强烈,这么无忧无虑,这么美妙。
【13】
如果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枯燥、苛刻、狭隘和没有远见,人们还就得这么接受它,宛如接受身体强壮意志坚强的人脸上匮乏而紧张的表情。
憎恨那种……像在牛奶里泡软的小圆面包那样的感情,来喂养自己的灵魂
自豪感要求人们用一句“还没有”来阻挡对于一切无益问题的讨论,并以一种过渡性原则来生活。
到了三十二岁这样的年纪总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产生爱意和敌意。
总会有新的讨厌的事和丑行充满这个容器,仿佛这个世界的一条腿在前进的时候,另一条总要向后滑步。所以认清个中的秘密运行机制要比按照过时的原则做一个老好人重要的多。
【8】
一个国家的一个居民至少有九种性格,职业的,民族的,国家的,阶级的,性的,地理的,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甚至还会有种比较私人的性格。这些性格溶解他,他无非就是一块受到这许多涓涓细流冲蚀的洼地。它们渗入这片洼地,又溢出,和别的溪流一起注入新的洼地。……地球上的居民也还有一个第十种性格,这性格允许人做一切事,除了认真对待这九种性格。
人们在其中是消极自由的,经常觉得自己没有充分的存在理由,像经受着孕育出人类的海洋的气息那样经受着对于未曾发生的事和并非不容改变的事的过盛想象的日夜冲刷。
在别人和别的地方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的时候,那儿的人却说,来事儿了。……在它的氛围中,事件和劫数都轻如绒毛。
【9】
他沉湎于一种出色的悲观主义:既然士兵这一行当是一种锋利、炽热的工具,那么人们就应该为了造福世界而用这种工具煅烧和切割世界。
【10】
如果事实证明,这并非“常数”,而是“机动值”,人对于机械装置性能的评价要依靠历史情况而决定,人的好坏要依靠人们用以评价人的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来决定……
【11】
数学成为了一种恶性的理智的源泉……造成了内心的荒芜,个体的锐利与整体的冷漠的巨大混合体,一个由细节组成的荒漠里的人的极大的孤独感……
数学家和他们的学生——自然科学家们,像那些只会猛踩油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前面那辆赛车的轮胎什么也看不见的赛车手一样,对一切失去知觉。
——
恶性的理智。其实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就好比小聪明和智慧之间的差距一样。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健全的理智的话,他怎么能忽略精神对于肉体的作用呢。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藐视自己那副血肉之躯的,更不可能对心理的神秘没有起码的尊重。这是自大的现代人常常无法领略的基本宗教情绪。
所以,理智才会使人变成一把因为锋利而变得狭隘短小的匕首。
关于科学的宗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肯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察觉到谢耳朵这个人设的微妙之处,作为智商超过180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个人生活却任凭一种低级的生活荣誉控制着。他没有私人生活,但他却以此为傲。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可谓是一个科学界的劳动模范,尊重体制,热爱劳动,对各种官方奖项充满热情,成了一个技术社会的好孩子。这似乎完全符合美国社会对于科学家的无礼要求,社会在培养皿中提供给你最廉价的精神和物质营养液,作为回报,你却要成为一个超负荷工作的齿轮高速工作。这不正是是愚蠢的工具理性计算人生的一种最低等的公式吗,在这个从来得不出理想结果的公式中,精神因为太复杂而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然而,悲伤的观众们甚至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一种单纯的幸福。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设定一个同样高效,甚至比他更天才但同样拥有着健全的甚至超常的心智的科学家。在我看来,这样一个人更值得我尊敬。而且这并不是什么奢望,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一手掌握着科技和理智,同样没有把自己的精神交给愚蠢的官僚国家管理。他甚至热爱艺术,会在家里举办音乐会,这才是爱因斯坦成为爱因斯坦的原因。
科学和童话世界一样,就是这么强烈,这么无忧无虑,这么美妙。
【13】
如果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枯燥、苛刻、狭隘和没有远见,人们还就得这么接受它,宛如接受身体强壮意志坚强的人脸上匮乏而紧张的表情。
憎恨那种……像在牛奶里泡软的小圆面包那样的感情,来喂养自己的灵魂
自豪感要求人们用一句“还没有”来阻挡对于一切无益问题的讨论,并以一种过渡性原则来生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14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魔法小镇[限时放送]
- 【译】马丁·海德格尔对现代哲学的巨大影响与特拉克尔诗歌的解读(尼克·兰德) (3人喜欢)
- 内在性回归的世纪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