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那么好,你为什么要换工作啊?”
银行那么好,你为什么要换工作啊?”
2019年那一年,我被问过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银行那么好,你为什么要换工作啊?”
每次被问,我的内心都烦躁无比,心想:要真像你们说的这么好,银行就不会每年都招人了!
不过我后来想想,也能想通,毕竟问我的人,大多数都是一路看着我长大的。从小到大,我都是听爸妈话的乖乖女。即便是找工作,也是找了一份父母眼里“铁饭碗”的工作。并且,一做就是3年。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银行工作的苦。举个栗子大家就能理解了:
• 比如,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坐在柜台里,帮大爷大妈换零钱,存取款。日复一日,办公区有监控,连上厕所都要打报告、写清单,就别说其他的了。
• 再比如,遇到一些老人,他们会问我“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是骗人的?会不会要不回钱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有。
02
巧入产品经理岗,却道“加班太苦”~
离职后,我休息了一阵子,就开始思考找工作的事情了。由于3年没碰以前的知识了,我基本把大学学的都忘光了。好在当年学的计算机专业,在海投了一波简历后,一家不起眼的互联网公司让我入职了。
当时,我投的岗位是售前,但是恰巧当时公司缺一个产品经理,而我又懂一点技术上的东西,所以经理在我入职后,有把我调到了产品部门。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2项,一是对接客户;另一个是做产品测试。
讲真,对接客户这件事,我是不喜欢的。尤其是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所以,当得知是网上交流,我只能算是勉强接受了;而做产品测试,由于是产品经理,不是测试经理,所以我只需要负责“点点点”就行了。因此,我的兴致也不高。我甚至觉得,只要会上网的人,都能干测试。(当时比较飘,大家见谅)
当时心比天高的我,之所以接受这份工作,完全是因为自己要生活,要交房租。后来,随着公司的业务变好,加班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的工作马力直接开到了007。
我当时心一横:辞职就辞职,007,还让不让人过了~
后来,我就离职了。当时可能也是心里有气,所以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贸然离职了。但也可能是我当时太膨胀了,以为自己能力很强,做啥都能成,所以才敢裸辞。
裸辞后,我投了很多简历,却再也没有被哪个公司录用。当时,我就想,实在不行就投点软件测试岗位,总能面上吧?(当时可能太膨胀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实在惭愧)
结果投完后,一个面试都没拿到。 03
“现实的耳光,总是容易让人清醒。”
现实给的一记耳光,总是那么凶狠而响亮。而更残忍的是,在现实面前,我被贴上了转行、裸辞、工作经验不够的标签,而这些标签,逐渐摧毁了我的自信。
痛定思痛,我决定充电恶补,让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在反复琢磨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拿出本子,试图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写了出来。然而,越写越不敢下笔,我发现,自己除了对银行系统和产品测试熟悉外,其他的都不熟。
银行是回不去了;而我没有面试上软件测试岗,也就证明了其实测试我也是不过关的选手。所以我决定,去上培训班,重新学习软件测试。我当时就想,至少做测试有2大好:一不用跟客户面对面交流;二是技术活儿,不担心将来跳槽找不到工作。
当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不用跟客户交流,还得跟开发和产品经理face to face啊。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04
充电,是一个人改头换面的最好方式。
后来,我从网上了解到了博为峰,对软件测试有了全新的认知。
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像填空,哪里不会补哪里。但自己有了这次经历,我发现,学习除了能填补我们的知识空白,更重要的是,会教我们如何正确与人沟通,如何言简意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需求。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忽视沟通方面的学习,但我个人以为,这不仅是学习如何做事,更是学习如何有情商的做人。
我记得我大概是2020年7月入学的,然后,10月底毕业的。在那几个月里,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测试技术,收获了几个好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拿到了月薪10000元的offer。
当时,我拿到offer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四处求职无门的姑娘,如今能在完成学业后一个星期,就拿到了如此高薪的offer呢。真是感慨万千!真心感谢老师们的帮助啊! 05
写在最后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1)如果工作不适合你,那你一定要果断做出选择,究竟是加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果断的辞职; 2)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招聘需求上所需要的技能不符,一定要及时给自己充电; 另外,如果说遇到别人对你的选择提出质问,请你不要着急反驳,也不要着急回答。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样的话,即便不能马上帮你做出选择,至少也能让你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是不是自己曾经理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