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缓慢受锤的黄金时代
查看话题 >中年少女:“我以为我会永远生猛下去”

20岁出头的小女孩,动不动叫嚣着自己老了其实是一件很矫情的事情,当然我在刚迈入20的年纪也这样矫情过,真令我自己来气。 自己20岁生日的时候发了一条状态,表弟在下面评论,姐你都已经奔三了,我也嘲讽一下自己已经变成了学姐,但内心从未慌张。 用王小波的语气来说,我以为自己可以永远生猛下去,任何事都不会锤倒我,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尽管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也有机会去实现我的梦想。转眼间到了被看做大龄剩女的年龄,父母开始讲别人家的小婴儿多么可爱,我依然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望、幻想、愤怒和批判。 有人说,人变老不是循序渐进,而是一瞬间的事情。
虚拟偶像
突然发现自己老了,微博开始看不懂了。
最近有一个话题是现在的虚拟偶像有很多粉丝,一些品牌也开始找虚拟偶像代言。我越发不能理解,这些看起来就像充气塑料的虚拟小人开始张口说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粉。猛地想起来十几年前,我也曾经喜欢初音未来,听甩葱歌,在我弟的电脑上注册了qq并选了自己的虚拟形象,和小伙伴们用一些只有我们懂的语句进行交流。
现在的我是发自肺腑得不能理解虚拟偶像,可是08年的我却也是真的喜欢绿色头发的初音未来。
当初音未来都变成了情怀,我在潮流的车轮下奄奄一息。
你今天追求质感了么
春分的周末和女朋友去了咖啡市集,因为风太大,我们草草结束后转战了东方新天地,还是逛街适合都市丽人。从北侧一直逛到了南侧,我们试了几件衣服,并开始对这些品牌评头论足。
女朋友大学时期的外号是王婶,因为她不化妆的时候在宿舍经常穿睡衣,并以各种扭曲的姿势盘坐在椅子上,有一种婶儿的气质。
我和王婶喜欢的风格截然不同,却可以“互相欣赏”,因为我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质感的追求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一件衣服无论品牌大小、价格高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弃之如敝履的理由就是:质感不好。
我们讨厌一切轻工业垃圾:图案可爱但质量堪比路边摊的T恤、容易勾线穿一次就不忍直视的针织外套、锁边采用低成本工艺的牛仔裤,无法再接受明显的大logo,开始热爱羊绒、热爱真丝、热爱性冷淡的极简。
而上大学的我,最喜欢穿一个三叶草的黑白连衣裙,并且以此为荣。
曾经对新款运动装备望尘莫及,当可以不费力得到后,便开始索然无味。而追求的质感的背后,也是与此不成比例的高昂价格。变成中年少女的你,也开始追求质感了么?
敏感的心
我一度厌恶自己的性格,因为我太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沮丧得全世界都倾倒,上学的时候被女孩子搞小团体而孤立、脸庞上有小雀斑、没有办法融入到群体中,任何一件小事都能让我自己彻头彻尾讨厌自己,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性格,为什么别人都能阳光开朗,为什么有人给我起外号的时候我只能满脸涨红。
彼时我就像一块易碎的玻璃,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变得开朗,开始调侃自己,开始直视自己。读书时期的忧郁,就像一条章鱼任由自己钻进玻璃小瓶子,只有在瓶子里才能感受到安全感。但当一件又一件远比这忧愁的事情发生后,终于瓶子也塞不下,章鱼只能被迫从瓶子里钻了出来。一旦烦恼出现,章鱼便朝着它大吐一口,然后自顾自得游走。对于章鱼来说,烦恼如果没有伤筋动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转眼忘记,忘了尴尬、丢人现眼,忘记自己的愚蠢,和那些洒了一地的牛奶。
敏感的心是孩子的心,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无尘无染的初始设置,是洁白的眼睛,是晶莹的泪珠。对于中年人来说,许多事情已经无法直视,索性我们朝它吐一口墨汁,然后假装没有发生。
用鲁迅的话说,人类的悲喜无法相通,鲁迅还说,我已经出离愤怒。
结尾
最后还是想引上我的精神导师小波的话,我知道你们都听过无数遍,因为我也听过无数遍: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很像辛弃疾的《丑奴儿》,那我就贴上吧: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