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学习的思考
思考的两个问题:
1.学习是什么
2.为什么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质量不同
第一阶段:选择
学习是一种能力,和游泳、开车、做菜一样。不学习不会死,不会游泳也不会死,坐公交和打车同样可以生活,不做菜也饿不死。
上学的时候,有的学生是主动学习,有的是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因为,他对这个能力不太感兴趣。
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是否选择开始去学习第二语言、一门新的学科、新的专业技能,就变得非常关键。
《有效学习》书中第一章-学习的动力来源,有更清晰详尽的讲解。
第二阶段:提高
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像是喜欢上了游泳可以泡在水里,发现会开车和做菜这项本事很实用。
刚开始游泳的时候,游的又慢又累。刚开车的时候,身体总是不协调,手脚眼的配合没有那么流畅。刚做菜的时候,时间又长又难吃。
我们开始把具体事物抽象化,这个时候开始思考:学习能力的提升。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力气,我要学习成果更多,效果更高,游的更远更快。
具体学习方法:对比知识点、遗忘曲线、行可兼知 知不可兼行、新的知识点需要用既有知识去理解、主动思考(做题)、死记硬背死路一条等等,更多的学习方法详见末尾书单。
举个例子:使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英语的时态
对比: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区别
运用好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减少学习时间。
第三阶段:习惯和肌肉记忆
当我们走过第二阶段,发现了知识的力量,欣赏到了知识的魅力,我们已经很擅长学习了。学习变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肌肉的强度。我们用学习锻炼我们思维肌肉强。
感谢这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