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按
体例:陈列折中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和钱穆《论语新解》(以后可能会加入黄式三《论语后案》),先明训诂,后陈义理。这种梳理虽然不能得到太多,因为并不能明白各家的意蕴,但杨氏的书是没有半点阐发义理的,使我敢下笔。钱说是求“古今人相悦而解”的,在古人意蕴上求今人能通用处,而杨说纯粹求古经正义,其中不同处可以深思。
学而第一
1.1子:杨:对男子的尊称,《论语》的子全特指孔丘。钱:①男子之通称。②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③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按:钱第二说与杨说同,而与第一、第三说有出入处,亦通。
1.2学:杨无注。钱:①谓诵读练习也。②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按:钱第二说本朱子,二说相通。
1.3时:杨:①何晏《集解》引王肃说:“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②朱熹《集注》:“时习者,无时不习也。”钱:①指年岁言:古人六岁识字,八岁洒扫,十岁书数,十三岁歌舞。②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③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按:钱第一说嫌曲折,第三说与王说相近。朱子之说杨氏引而非之,谓以后起义解古义不当,盖朱子之学意在格致,兢兢惶惶,无时不思习也,此与钱第三说扞格,朱说没有休息,似乎太过严厉。某意以王说为悦怿,钱第二说亦通。
1.4有朋:杨:①古本有作“友朋”的。《白虎通》引作“朋友”。郑注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而先秦古籍友朋必连用,因而下定论说古本必如是。②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解朋为弟子。钱: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按:郑说不当,孔子所学盖无以云同门者,而云同志始浃洽可解。宋说为晚出义,杨已非之。
1.5自远方来:杨:皇侃《义疏》:“君子以朋友讲习,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远人且至,况其近者乎?”钱:①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②或以“方来”连读,并来也,非仅一人来。按:钱第二说曲折,钱亦以为非。
1.6乐:杨:①谯周:悦深而乐浅。②自内曰悦,自外曰乐。钱:悦在心,乐则见于外。《孟子》说“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按:谯周说法似乎嫌浅,但亦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