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书影音月度小结
查看话题 >三月丨读书报告
开始我一直在想拉斯科尔尼科夫这样一个贫穷潦倒的形象有没有暗指沙俄的未来,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小酒馆那番“替天行道”的言论便是功利主义的传播,而房东老太太又像是某一个模糊的阶级代表,梦里目睹那匹老马并心生怜悯与无助的情绪则是原始的爱国情怀……主人公的人格是多面且复杂矛盾的,但做出杀死房东老太的抉择是在小酒馆那番“正义言论”之后,顺带上了房东无辜的妹妹,来为道德谴责加一个筹码。这场在功利主义指引下的犯罪有其偶然性,而后给拉斯科尔尼科夫带来的恐惧确是真实存在的。而尝试说服自己之后,终究没能逃出“罚”,有“……那些人挺住了,所以他们是对的,我挺不住,所以我没有权利让自己跨出这一步。”的句子,如果能“挺住”,那么超人哲学便是最后的答案;就故事性上来说,超人主义输了;就思想性上来说,幸亏超人主义输了。
读下来会发现所有剧情是如水一般自然地“流下来”,这更像是在宗教、法律、道德之间探寻正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构建了故事本身宏大的世界观,以及那让人啧啧称奇的心理描写,实在厉害。其实在这样一个故事结束后,很个人地想着尝试由此延伸出一个更简化的情境:如果让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房东老太太的案例发生在一座荒岛上,那么在纯粹的道德观指引下,一个非毁灭性的结局应该是什么?这样一个假设条件是“谋杀”必须发生,且之后的恐惧的来源纯粹来自主人公自己,剥离了社会环境的干预……现在也不敢说读懂了几分,如果有相关哲学、历史知识积累的同学相信体会能深刻一些,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看吧。
“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这便是这本集子名字的出处了,同时这本小集子有好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讲到女性,如《关于妇女解放》里有这样的段落:“所以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自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差别的;即在同性中,彼此也都不免有些差别,然而地位却应该同等。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才会消失了叹息和苦痛。”,想想这是上个世纪初的观点,现在看来一点也没有一丝陈旧。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作结确实有十足的分量,如何优雅又辛辣地反击,真是经典的范例,所谓:人红是非多,但这些“是非”,又有多少是无中生有的,有多少看客是光明正大的?“……杀不掉,我就退进野草里,自己舔尽了伤口的血痕,决不烦别人傅药。但是,人非圣人,为了麻烦而激动起来的时候也有的,我诚然讥诮过先生“们”,这些文章,后来都收在《三闲集》中,一点也不删去,然而和先生“们”的造谣言和攻击文字的数量来比一比罢,不是不到十分之一么?”
“有闲”,“有闲”,还是“有闲”。
“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三闲集》里有非常有名的一句:“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当在先生的某些文章里读到激烈的东西,然后能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话,大概也能懂其中的深意了吧。
《民国日报》称鲁迅为“文坛上的贰臣”,于是鲁迅说:“在坏了下去的旧社会里,倘有人怀了一点不同的意见,有一点携贰的心思,将会遭到同阶级人物凶猛的攻击陷害,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好个***“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言近代史必然离不开李鸿章,此人在西方列强的认知里到了“知李鸿章而不知有中国”的地步。其实在此之前了解过的关于李的一些零散事迹,对这个人的评价是有些个人情绪在的,也想着读完这本传记后愤愤疾书诸如《国贼李鸿章》之类的小文,但还是放弃了。俾斯麦最后的“与妇人孺子共事”颇让人感慨,但是当时的清廷如何允许出一个“俾斯麦”,这个“东方俾斯麦”也仅仅是流于外交上的形式了吧。异族统治的清廷,汉臣在太平天国之前不被重用;且我们落后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器”,本质上还是新旧文明之间的角力。但李也并不是无责任,花了两亿白银的水师被打到全军覆没,洋务期间,贪墨无数,外交上更是糊里糊涂。李有道德缺陷,也有其时代局限,他处理外交问题上的傲慢与无知一方面来自时代,一方面也来源于自己。极度骄傲自满且没有坚定的立场,尝试“纵横捭阖”,用挑拨离间的方式试图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同盟”但这手段倒更像是一个市井小民的伎俩。
对历史人物也不能求全责备,李鸿章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最合适的角色,结合最近我们的外交态度,其实外交只是大国角力战场的延伸,在硬实力上敌不过的部分,又如何靠外交赢回来,这里倒想起《我的1919》里顾维钧掷地有声的那段:“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日本人……”倘使当初的人能看到今日的景象,也该是颇欣慰了。
入门级的历史读本,“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当时关于复兴道路以及未来的某些观点可能会有时代局限,但也奠定了近代史很多历史事件的基本论调,所以总不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反过来嘲笑他们。关于李鸿章这里多提一句,在李写给恭亲王的信里写:“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个观点正确吗?正确,但是能解决问题吗?不知道。大清积下的是重疾,但是正面战场打不过,议和手里又没筹码,所以该怎么办?总之,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不能求全责备,特别是近代史。
这本书带给人的震撼以及情绪上的波动是剧烈的,而由这个故事联想到的部分也是深刻的:一个女性能在某种环境下健康快乐地长大,竟是如此地危机四伏:如思琪一般的少年,如伊纹一般的青年,还有明知一维有暴力倾向却“热心地”把伊纹介绍给一维的张太太,以及同为女性但却冷血的老钱太太:“肚子是拿来生孩子的,不是拿来装书的。”由此延伸出可以探讨的维度也是多维的,小到个体意识,大到渗透到道德框架内部并伪装起来的部分等等。
起初思琪并不是沉默的,但在尝试寻求外界帮助时,却发现周围那些可依靠的人都站到了她的对立面并结成了道德“联盟”:“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哦天啊,房思琪,你明明知道我多崇拜老师,为什么你要把全部都拿走?”“天啊,你真的好恶心,我没办法跟你说话了。”、“我想告诉你,无论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从小得像蜉蝣,到大得像黑洞的事情。”虽然伊纹姐姐说过多次类似的话但其实自己处理家暴的方式也仅仅是沉默加“高领长袖"……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这个环境是让人窒息的:房思琪是一个受害者,但当她尝试向外界求助时,迎面而来的确是二次伤害,这样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小孩反而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围剿”了。“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而后房思琪把寻求“他助”转到“自助”上来:“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这看似具有抗争性的心理活动实则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绝望,接下来便是李国华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剥削,她尝试用爱情去解释这层关系,但终究还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怀疑中疯掉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结局部分其乐融融的大圆桌上像是一记耳光,却不知道扇在某个具体的谁的脸上。
最后张太太把原因归结到“我就说不要给小孩子读文学嘛”,这个套路其实在《狂人日记》里写吃人早就被“揭秘”过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这大概也能算是一个建设性的建议了。
就写作手法上来看,修辞上技巧性的东西有些过于明显,关于描写心理活动的部分有些会感慨好细致,但有的部分也是会有不够精炼的小问题,不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社会意义要远超作品文学价值,它像凿开了一个黑洞,尽管黑暗但至少凿开以后,光就能照进来了。性别决定了女性在某些领域的相对弱势,相较男性她们可能更需要被保护,“虽然男女有别,但合理区别的对待也是法律正义的一种表达。”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于一本小说结局“圆满”的认识,在《啼笑因缘》里的“圆满”其实有把当时小说的读者囊括进去的:这种“圆满”包括故事主人公的最后结局和作者和故事之外读者之间达成的默契:可以这么写但没有必要,换个结局也能让你满意。
该让凤喜疯掉还是死掉,这其中多少是带一些通俗小说向世俗伦理观妥协但又不完全屈服的倔强。“绝顶聪明”、“意志薄弱”的凤喜,"何必置之死地?"到“不见家树是疯,见了家树是更疯”,这样一个结局倒也是让一部分读者拍手称快;至于《续》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死的死了,死的也死了,小说还是回到了樊和何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上去,作为小说来看少了些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最后写到毁家纾难的沈旅长与何丽娜最后的蜕变,将一个原本曲折的爱情故事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层次上来,以《啼笑因缘》当时广泛的影响力来说,应该也是起到相当的教化作用了。
-
努力就会有成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3 00:49:28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7 14:26:46
-
sdhr3u2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9 14:18:34
-
wendy-sm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8 19:06:07
-
是胖胖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1 14:57:39
-
豆友466375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8 21:13:58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3 23:14:32
-
小沧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3 23:04:43
-
小呆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3 15:01:21
-
下午茶ss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3 12:14:30
-
🐰Rabbit Robot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23:54:49
-
二十一岁的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6:52:01
-
豆友8047756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5: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