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偏心到底有多伤人?
有句笑话,人的心脏本来就长在左边再偏一点,心脏本来就是偏的,怎么能不偏心呀。可是还是很多多子女家庭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偏心,尤其是如果父辈也因为父母偏心没有被好好对待,一样会造成后一辈的亲子关系紧张,甚至让许多适龄男女青年恐婚。通俗来说,算是一种代际创伤。
这种代际创伤会让现在的独生子女很疑惑。为什么我没有兄弟姐妹,却依然好像无法获得父母全部的关爱,一直在被比较。或者似乎爸妈已经接受了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的事实,却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像家族中的男孩子一样刚强坚毅,争强好胜,事事争先。有些孩子都长大了还没有办法跟父母很亲近,好像自己就是父母为了他们的爸妈,多生了一个孩子。父母整天忙着自己的事情,高兴了陪着玩一会,不高兴了也跟着一起争夺宠爱,要不是年龄在那放着,自己的孩子都养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温尼科特说过,一位正常的母亲,也能轻松的找出对小婴儿的17种恨。只有好好的表达了恨,才能让爱顺畅的流淌。就像我们不希望父母偏心一样,我们甚至不希望父母恨我们。不是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无私的这种论调吗?
现在我们都说要辩证的看问题。有爱就有恨,父母也一样。看看温尼科特列举的母亲恨孩子的理由,身为母亲,你是不是可以放过自己,原谅自己,允许自己对孩子有恨意呢?
这些妈妈恨婴儿的理由中包括:1 婴儿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2 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3 母亲生一个孩子是为了安抚她的母亲,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4 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人,一个不领报酬的奴隶……等等,这些理由就足以让父母有偏心的可能出现。毕竟不是所有的孩子出生时都是天使。
有些孩子的天生气质就很难带,父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还不一定让这个孩子满意。在养育过程中的互动可能会造成父母偏心;还有些家庭是多子女家庭,家庭中的序位有时也让父母有了偏心。有句谚语,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个坏老三。
傻人有傻福。老大出生的时候,可能不用努力就获得了全家所有的关注和爱,所以老大根本不用在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上动脑筋;而老二出生的时候,家里对老二的关注已经无法像老大那样全心全意了,老二自然要学会察言观色,才能适者生存,甚至作为家中最有可能被忽略的那个人,老二还得学会更多的社交技能,才能获得父母一部分的爱。这时候父母很难表现的不偏心,即便是表面上一碗水端平,对于老大和老二的个人感受上还是会不一样的。
在更原始一些的农村,可以更多的看到父母偏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些地方,一定要生到儿子才可以,女儿比较多的家庭里,会明显看到对儿子的偏爱。而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可能变成了她们自己都不想要的样子,无数的“扶弟魔”,反映出来的是身在这种家庭中的无奈。父母把责任都推给子女,自己只管享受人口带来的福利。万一有一个有出息的,就要带给全家幸福。近几年的电视剧也有一些典型的形象“樊胜美”甚至成了“扶弟魔”的代名词。如何打破这一魔咒呢?

说到底,父母偏心这件事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越是期待一碗水端平,越有可能力不从心。当你自己陷入这种困境的时候,只要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确实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也不再要求大的一定要带小的,一定要让着小的,一定要如何,如何,孩子自己会启动血浓于水的缘分,好好的相爱。
如果父母强行在子女的关系中引入竞争,故意冷落甚至虐待,那么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即便你不是那么的爱这个孩子,不是那么的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觉得这个孩子给自己制造无数的烦恼,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没有被好好的对待,似乎自己的委屈也无处安放,建议你找一位咨询师好好谈谈。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永远处在家庭关系的第一位。只有好好的爱自己,才能好好的爱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大鱼心理咨询师:张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