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互联网大厂(3)
万万没想到我这种半年更的竟然也能蹭上热点了。最近比特跳舞公司的boss做了一了内部演讲,几个主要的点是互联网黑话降低沟通效率,KPI的制定过分抽象降低管理效力,高层制定策略偷懒动不动就all in。黑话的事我吐槽过了,这把我借机吐槽一下KPI和管理层策略制定的问题。
虽然蹭人家热点,但仍然要吐槽张boos。他演讲还有一个主题——回归“平常心”。我给翻译一下什么叫“平常心”,其实核心内容就是指业务目标制定不能靠拍脑袋今年增长100%明年就可以增长120%,要“实事求是”,根据客观规律而来。而实事求是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毛主席早就提出这点了。张某人提出互联网黑话不可取,可他自己又对一个早已提出80多年但概念用了一个新词。政治水平果然是不高。

说到KPI,这个我在第一篇已经吐槽过了,虽然在大厂都以OKR但形式制定,但毫无疑问,其本质与KPI没有半毛钱差异。上次我吐槽了这种新瓶装旧酒但自我欺骗行为。我发现我对这件事的认识还是流于了表面,没有认识到这背后有着更多更深刻的槽点。
我之前分析过OKR之所以变成与KPI同质是因为管理者没有那个脑容量对一件事的完成与否做出判断。他们只能对高度抽象的事物做出基本的回应。稍微复杂一点的细节就超出他们的判断能力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通过协调资源,深度沟通,与隔壁小王达成深度合作,合同并进,攻克若干技术难关(例如,超低温结晶无序生长导致的结构失效、上版本设计缺陷导致的新增补丁不能完美适配etc),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引用当前最前沿的古埃及杠杆力学,最终实现了冰箱门120%的打开度,超额完成任务。“
“给隔壁小王买了个根雪糕,让他帮我把已经冻住的冰箱门打开,我们发现用撬棍在冰箱门上不是很好用力,但最后还是大力出奇迹地把冰箱整了一个中门大开“
以上哪个工作完成的好?
很明显管理者喜欢前面的那个。久而久之,大家都学会了美化工作结果。甚至更进一步——编造工作成果。而实际工作的完成情况并不重要,只要故事圆得过去,就一切静好,升职加薪。反之如果虽然事情做的不错,结果美化不足,倒会显得没有能力,被淘汰出局。然后劣币驱逐良币。谁real谁朴实,谁就输了,最后剩下的都是讲故事的大师。
事实上我就亲眼目睹毫无工作业绩的人靠美化ppt拿到top1 的rating,会严重损害公司营收的项目靠数据上美化作假成为重点投入资源的项目,负责人水涨船高……真正靠谱的人会受不了乌烟瘴气,受不了低评价的绩效纷纷离开。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尽是谎言编织的骗局。
故事要讲的大,要么抛弃理智,要么抛弃底线(不是坏就是蠢)。不然怎么能心安理得地枉顾事实呢。与一群不是坏就是蠢的人共事的体验,想想都很酸爽啊。
从自利的角度来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第一要义绝壁不是什么提升技术能力,积累业务经验。编好故事,别管事实是什么,只要骗过了老板,就赢了。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欺骗,并不困难。
从更长远对自利角度来说,这种模式不能真正地实现个人理想,在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不real是不行的。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有些蠢货假话编的自己都信了,潮水退去终究会露出底裤。而真正的故事大师,在那之前,已经走向了财富自由,比如贾老板,比如孙大圣,比如蛋壳CEO,比如p2p的那些,甚至比如卖二手车的……

我们生活在真实的荒漠。这个荒漠我觉得不仅仅是指消费主义下我们消费的都是真实世界的符号,以及符号的符号,和符号的符号的符号(无限递归);也可以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时代。公司诈骗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编造结果成为一种升职手段,自欺欺人成为一种生活日常。
……
……
……
但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ps:管理层策略吐槽下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