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记第五期“非遗月度观影”活动:江湖卧虎藏龙,笑看世间人情
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组织的第五期“非遗月度观影”活动在汇江书院影音活动室如期举行。通过报名、甄选共计50人参加此次活动,观看经典影片《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为李安导演作品,改编自清末明初武侠小说家王度庐所著的“鹤铁五部曲”中的《卧虎藏龙》,原著主要集中在清朝九门提督之女玉娇龙和大漠悍匪罗小虎的爱情离合。但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以表离开江湖的决心,但却惹出更多江湖恩怨的故事。

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被中国武侠的魅力所感染,感叹于中国兵器之繁多,武术技艺之精湛。影片中,武打伴随着鼓点,诠释着中国传统武术的多种样式,而同学们也深深地将行云流水的武术招式记在脑海,并折服于中国传统武术所带来的震撼力量。

在这部电影中,李安导演凭借着他思想中的独有的东西合璧的优势,将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让整部电影即包含东方朴素的思辨精神,有融入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核。但在如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西方文化及科幻电影的大量涌入,中国武术等传统文化正在渐渐的被人们遗忘,让传统武侠成为了上一代人的回忆,年轻人对这些甚是陌生,反而对西方电影构造的虚拟世界了如指掌。那些中国独有的传统武术招式和文化,却苦于无人继承。影片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浓郁东方色彩的武侠江湖,同样也在于中式封建思想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结合与碰撞。体现了被封建世俗社会与传统儒道思想所束缚下,人们的求而不得及一直被压抑人生的悲哀。

通过此次观影,希望同学们对中国武术有全新的认识,感受中国武侠精神并将其发扬。希望同学们在重拾武侠梦的同时,也对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多加关注。武侠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作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爱国精神,也是我们“非遗月度观影”活动希望传达的精神所在。
撰稿:吉磊
摄影:万琳
(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