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的礼物
今天听了法国播客Transfert的131集,是个奇异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讲述者是出生在法国一个艺术家家庭的女孩。这家人慷慨善良,乐于助人,女孩小时候,父母会鼓励她去拜访、陪伴一些孤独的老年邻居,以期给他们的晚年带来一些慰藉。
在这些邻居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钢琴家,平时很孤僻,并不和别人来往。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也在学琴,于是母亲提议让她去结识他。少女便去同他搭话,两人聊得很投机,钢琴家邀请她去他家作客。在他巴洛克式装修的房子里,钢琴家向少女讲述了他的往事。
在一战时,钢琴家的父亲是抵抗派,他因此遭到了盖世太保的折磨,被打断的脚踝战后才得以恢复。后来他从音乐学院顺利毕业,去了美国,在好莱坞发展了十几年,参加了几部著名电影的制作,结识不少明星名流,其中包括少女很喜欢的一个戏剧界的名人。他还讲起一个抛弃了他的女孩。他对她念念不忘,至今为她留着一间粉色的卧房。
面对着将各种名人轶事信手拈来的老人,少女自然很是崇拜。他从事音乐行业的父亲也非常感兴趣。两家人从此常常来往。孤苦的老人生活里有了一丝乐趣,少女则得到大艺术家的指导。老人非常热心,不时送她一些礼物,甚至给出他家的钥匙,便于她在不方便在自己家练琴的时候过来使用他家里昂贵的三角钢琴。这家人也积极回馈,把老人当成家庭成员,无论是过生日还是看表演都不会忘记邀请他。到这里一个佳话类的故事就渐渐成型,在父母的圈子里也流传成为一桩美谈。
然而,久而久之,这段关系有了微妙的失衡。这家人逐渐成了老人孤寡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他的精神支柱。钢琴家非常依赖少女,她去拜访总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脱身,而在此期间他讲的故事总是那几个,他一遍遍地重复他被纳粹打断腿的历史。他对她的朋友产生嫉妒。有时候,他让她坐在他的腿上。
少女一方面很感激他的照顾,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生厌,接着又对自己的厌烦情绪产生罪恶感。这家人的生活被钢琴家以善意侵略。老人会充满感情地给少女的父母写一封长信,讲述少女的钢琴有一次弹得那么美妙,让他流泪、失眠。为了庆祝他们的“关系”满一年,他带她去星级餐厅。他为她写交响曲。他甚至坚持把三角钢琴送给了她。这类感人却怪异的事时常发生。收下钢琴之后,少女更觉不适。加上她从此不用去他家练琴,她去看老人的次数也渐渐减少了。
钢琴家开始抱怨他们来得不够频繁。为了留住少女,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暗示要把她写进遗嘱。有一次,他告诉这家人自己遭到了入室抢劫。少女的母亲去到他的房子,发现里面的确是一团糟,只有粉色的卧房完好无损。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他自导自演。有一天,他对少女的父亲说“我这一生只流过一次眼泪,是为希特勒之死。”后者震惊之下决定和他断绝关系。几个月后少女和老人在路上重逢,老人道歉,解释,出于不忍,他们又和他恢复了联系,但总归和之前不一样了。
钢琴家的身体越来越差。少女的母亲每隔一天就会给他送去食物。有一天,她没能联系到老人,让儿子去看,才发现老人躺在床上,已经失去了意识。母亲叫来救护车,钢琴家上到车厢之后,她坚持让少女去车上看他,“向他道别”。后来女孩回忆说,她其实完全不想去。这段关系已经过于沉重,当下她只感觉到一种解脱。以及因这解脱感而生的愧疚。她在救护车上见了他最后一面。
老人去了医院,少女的母亲没有让她去探望,而是独自一人照料他,直到几天后他去世。然后,她开始料理他的后事。虽然她并没有得到老人的遗赠,但是仍旧坚持用自己的钱为他举办葬礼。在联络老人稀疏的旧识时,她找到了那位老人念念不忘的,为她保留粉色卧房的女人。女人来到了她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架三角钢琴,那是当年钢琴家送她的礼物。
母亲没有给女孩讲她们谈话的内容,对钢琴家的遗物也只字不提。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很多年后,已经长大的女孩向母亲重提起了往事,才发现当年母亲的截然不同的视角。
母亲首先提起老人宣称自己房子失窃的那天。她为钢琴家整理卧室时发现了很多奇怪的东西,例如,罐子里收集的嚼过的口香糖、成袋的地铁票根,老人在合唱班任教时的照片和他的学生(都是儿童)的照片。她直觉这个钢琴家有古怪,但没有任何证据。从此她开始有意让女儿与老人保持距离。
母亲始终被一种罪恶感蚕食着。她愧疚自己促成了少女和钢琴家的友谊,从而让他们惹上这个难以摆脱的老人,也愧疚给老人虚假的希望和折磨。所以,她一边保护女儿,一边又用心照顾风烛残年的钢琴家。
在钢琴家上救护车的时候,她坚持要女儿在去见他最后一面,打定主意接下来要自己在医院看守,不让女儿探望。在医院的时候,她握着老人的手,忽然看见后者的脚从被子里伸了出来。他的脚上没有任何“盖世太保”留下的伤痕。
钢琴家去世之后她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了一个本子,上面详细地记载着他家每个人出门和回来的时间,以及所有拜访他们的人。这几年间,老人的生活里唯一的一件事就是透过窗户监视他们,等待他们的邀约,盼望他们到来。期望落空的时候,他就在本子上一遍遍写下对他们的怨恨。
和这个本子在一起的还有很多封写给少女的长信。全都是情书。他疯狂地热爱戴眼镜的少女。她的眼镜一再在他家丢失,就是被他偷偷收藏了起来。
接着是与粉红卧室的女主人的对话。这个女孩与钢琴家的故事和少女的如出一辙,只是更加复杂。她告诉少女的母亲,在八十年代,钢琴家曾因强奸他的学生——一个小男孩——而被关进精神病院。在那里,他接受了化学阉割。
在精神病院的那将近十年,正是钢琴家口中的“好莱坞岁月”。
母亲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但是决定不对女儿提起,反而更加尽心地操办钢琴家的后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扭曲的故事粉饰完好。多年来,与钢琴家的故事没有再被谈及,母女两人都默契地守着各自的秘密。女儿没有向家人说起过他与她独处时流露出的妒忌与占有欲,母亲则将老人的遗物全部烧毁,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将钢琴家的阴暗面藏了起来,并且(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地)认为彼此对此一无所知。
这个故事里我很喜欢的一段是,在参与者寥寥的钢琴家的葬礼上,女孩朗读了一首波德莱尔的诗。在这里简单翻译一下:
充满喜悦的天使,你可懂得焦虑,
羞耻,悔恨,呜咽,厌倦,
以及这些可怕的黑夜里,
如同揉皱纸张般压迫心灵的,
虚无的恐惧?
充满喜悦的天使,你可懂得焦虑?
充满仁慈的天使,你可懂得怨恨,
阴影中紧握的拳头,怨毒的泪,
当复仇女神敲响她地狱的集合鼓,
成为支配我们官能的首领,
充满仁慈的天使,你可懂得怨恨?
女孩说,这是一首充满黑暗的作品,她认为钢琴家会喜欢。
在所有人眼中,这家人与钢琴家的情谊依旧是那个温情美谈。然而,或许不止一个人曾无意间触碰到钢琴家的黑暗一面,但所有人都默契地没有讲出,遮起现实的丑陋之处,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做的那样。
而女孩在钢琴家葬礼上念诗的时候,大约是在场之人各自同时走进这阴影的秘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