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1年的考古现场大揭秘:已经成为古人的我们,会留下什么?|Daniel Arsham
大概一周前,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因为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再次大火了一把。凭借被外网网友称为“外星人创造的文明”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文物,唤起了大家对考古的热切关注。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孙华说:
这次发掘对完整认识三星堆时期古蜀人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宇宙观,以及认识这批坑的性质,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时间辗转流逝千百万年,地球上的生命生生不息,考古研究成了当下活着的人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那你有没有想过真的到了林俊杰歌词中唱的“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后人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认知,来对已经成为古人的我们进行研究呢?
艺术家 Daniel Arsham 就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造了这样一个概念——“虚构考古”。他将各种常见物品化作残破的“化石”雕塑堆在一起,给人震撼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观、物欲、环保问题等等。
1980-
Daniel Arsham

通过在雕塑、建筑、电影等领域的工作,他创造并诠释了空间和情境中的暧昧区域,并进一步提出作为未来遗物的当下这一概念。在其标志性的作品中,他将二十世纪及千禧年的物品进行石化处理,指涉今天随着技术发展而空前加速的去物质化的数码世界。
现在、未来和过去在他介于浪漫主义与波谱艺术的的视野中,充满困惑但极具趣味性地发生诗意的碰撞。与此同时,阿尔轩也在其作品中实践跨越文化、超越时间的符号与形态。
今天存在的一切在未来都将成为遗迹——一件考古文物?So,一起来看一下Daniel 预设的一千年之后的3021年,我们的后代看到的千禧年文物会是什么样的?

破坏、残垣、沧桑,是 Daniel 作品最常给人的感觉,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1992年8月,安德鲁飓风席卷美国,当时 12 岁的 Daniel 被父母放在了一个加固的衣柜中躲过了这场风暴……飓风停下时,往日的家园也不复存在了。
“没有什么是坚不可催的,每件脆弱的事物都可能会被摧毁”,断壁残垣的废墟之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物品,每一样都在刺激着艺术家的神经。
他试图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杂糅在一起,模糊掉边界,并采用一种“未来式”的方式来看待现在的生活潮流,“虚构考古的理念让我们能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情,从未来的某个时代来看待它们”。



他称自己为“来自未来的考古学家”,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未来遗产”——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物品用火山灰或者水晶等地质材料制成,放置到宛如千年之后的时空中,带给观众以时间错觉,模糊他们对当下的既定概念。
他的很多作品都与时间坍塌这个概念有关,比如拿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其投射到未来的概念之中,体现出时间坍塌的这一概念,并通过人们可想象的材质来呈现这个物体。
我觉得火山灰、石膏以及水晶这些元素,都会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这些成分与漫长的地质时间框架有关,它们演变了数千年。因此,对像Future Relic 系列的作品有两种可能的解读:一种是它们正在分崩离析;另一种是它们正在一起融合,达到一个完整的状态。









人类文明的脆弱、时间的转瞬即逝等问题,在那些被细致描绘过的,有着破碎或溶解“伤痕”的雕塑堆叠之中若隐若现,Daniel 还常常允许模具或是铸件方面出现错误,以此给作品添加一层衰退的深度含义。
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千百次轮回之后的世界又将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评价已经成为“古人”的我们?
那些碎片化的音响、吉他、大哥大,又会不会像唐代的花瓶,古罗马时期的杯盏那样,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意义变为永恒?





天生色弱的Daniel 似乎更能超脱物体的承载而去关注其本质,黑白灰三种极简色调也让观众更容易融入他所构造的时间穿越空间中,他一铲一铲地将未来的文物挖出来放到我们眼前。
而他自己的目的也很明确,希望观众不是要对这些雕塑表达任何特别的评论,而是希望它们能让观众重新思考他们生活中的物品。


除了通过地质材料来进行“虚构考古”研究,Daniel还一直保持着跟世界上各大潮流品牌的合作关系,商业和艺术结合是他一直坚持的事情——他认为当下的潮流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能够融入这段历史,用它们来创造艺术品是自己一生的梦想,一个远大的目标。

Daniel Arsham与 GAME FREAK合作创作的宝可梦系列雕塑,2020
对Daniel来说,商业最大的吸引力之一——除了能够进入这些品牌的世界之外,是享受它们所拥有的影响力。
艺术家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存在于一个某种程度上紧密相连的宇宙中。但不是每个人都已经是艺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他们去画廊和博物馆会觉得不适应,或者他们没住在一个艺术氛围很好的城市,那么我所做的合作就会将我的作品带给传统艺术之外的观众,这对我和我的作品都是有益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同样将艺术与商业挂钩,备受争议的Andy Warhol,成了他的“战友”般的存在。在一次采访中,Daniel 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始终相信,如果 Andy Warhol 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去做球鞋。”
一起看看他自己对作品的阐释:

3021年考古现场揭秘:古人的我们给未来留下了什么?NOTHINGART的视频
关注NOTHINGART,一起分享生活,畅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