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故里:我们找到的宝藏,在大自然中~

与春迎面相逢,会心一笑
春天已过半,
可采摘的美好的灵感才刚开始。
看鲜花连成海,看青草织成浪,
在千山万树的围拢中,
与春迎面相逢,会心一笑。
莺飞草长,油菜花香,
桃红李白迎春黄。
万物用生命的色彩,
描绘满屏的春色,
唤醒大地的创作灵感。

我们找到的宝藏,在大自然中
生于大地,利于大地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与自然循环相依
实现永续之美。

它是一种以手工技艺锻造而成
且历史悠久的天然环保面料
原料的天然属性和严苛的制作条件
繁复的手工技艺及对时令天气的强依赖性
决定了每一块香云纱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自古以来,珍贵的东西
往往需要机遇,需要等待。
晒纱场的师傅告诉我,
他们每天需要五点半起来,
将野生的薯莨投入压榨机中,
以榨成染色用的汁。

富含单宁的薯莨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存放时间过久的薯莨汁会影响染色的品质,因此,需要多少量的染料就要投入相应分量的薯莨来榨成汁。经过多重的过滤后,原生的薯莨汁就可以用了。

但是薯莨汁的浓度,也影响着香云纱的染整。因此师傅们还需要兑一定比例的水,准备不同浓度的薯莨汁,以满足不同染色的需求。

师傅们将18.5米长的白胚绸放入薯莨水中,反复浸泡、着色,然后将着色的胚绸整齐平铺在还带着露珠的青草上。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
等朝阳,等光照,等风来,
等青草的清香慢慢渗透,
在阳光和风的洗礼下自然烘干。
它就像等待着完美时刻而制造出来的面料,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范本。

香云纱的色彩
也是带着人与自然通力合作的和谐。
白胚绸为底,泥土为催化剂
薯莨汁反复浸染、日光暴晒
方能在表面呈现出应有的红棕色彩
在面料的另一面
则如同覆盖一层黑色光
这是天然染料薯莨水
与河泥化学反应后自然形成的神奇颜色

由于泥土的加入,香云纱被制造出来
它也包容了自然变换的季节性
诞生于每年一小段
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时刻。

说它是时间的艺术最为贴切,今天的我们,总是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其实它用自己的模样告诉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如何在时间中慢慢塑造自己。

在双手的作用下,薯莨、河泥、水、阳光、青草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发生质的转换。

来自大汗淋漓的劳作,
却像夏天的清风一样的凉爽轻柔。

古老的人类的文明,都发生在大河流域的两岸,因为那样的土地才能孕育人类的文明,这就是农业的初始。
所以我们的象形文字,是从认识虫鱼鸟兽、日月山川开始,在宇宙时间里刻写下承诺,要与环境天长地久。
在自然与人类的生生相息中,通过文字、图像、记录美好的生活和事物,传递着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与自在。

衣着,揉合了一个地方的人文特色与风土条件,
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

地上诸多珍贵之物,皆是自然万物之一
大地给以地上万物以生命,
人亦是自然循环中的一部分。

将目光聚焦在自然山水 万物皆为灵感
以天然面料,剪裁成衣

用爱庇护,如友相随
陪伴我们游牧人生。

日常穿着之中传承人文
自然有韵味

衣着会让人们找到自己,
你能想象你穿的服装能自己制造音乐吗?
你穿上它,感知它,运动时听见它的声响。

这种声响并非是某种打扰,
而是与面料、衣着融为一体的自然之乐。

这种面料也非常敏感,关乎你的感知和感觉。
你穿上它,你感受它

它的重量如此轻盈,质感如此精妙,
你以气味、声音……
全然的感受去拥抱它,才是一种真正的体验。

扎根泥土,取色自然。
从植物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色彩灵感
融于真丝
于柔和色调中
感受自然的双重馈赠
沉稳之中,自有气节

香云故里
与自然为伴,与文化共度
诚邀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造访,
与我们一同重拾自然生活的美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