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四千金(三)
五、大小姐自当惊艳世人
英文名Anna的大小姐包陪庆生于重庆,出生时正逢1945年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因此得名“庆”。
作为船王的长女,包玉刚对她极为严格,根据包陪庆的回忆,那时老包还不太忙,他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她的功课,老包听她背诵课文,查看她的数学作业,背漏一个字,或做错一道数学题,就会被父亲用木尺打手心。


不过老包确实是对陪庆有期许的。1962年,老包在日本北海道定做了第一艘新船(之前他都是买便宜的二手船),有16372吨位,他将其命名为“东樱”号。那一年大小姐16 岁,即将要到美国开始大学生涯,老包想带她到日本去,为新船主持下水仪式。他说:“陪庆,船在西方的词典里属阴性,所以新船下水,都是请一位有名望的女性主持下水仪式,今天爸爸就请你,你妈妈和阿姨会陪同。”

此处插播一条冷知识:大家都知道,一艘新船建成后通常要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这是源于古人对海洋的敬畏;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位女性来为新船命名,这位女性被称为“教母”。
这么做的原因是,据说在希腊神话里波塞冬是海洋狂暴的来源,而海洋女神安菲特里忒则是风平浪静之神,所以传统上邀请的多为女士,寓意着一艘新船就像一名新生儿,“教母”为它命名、砍缆、鸣笛,就像一位母亲在为自己的孩子祈福一般,“保佑她与所有乘坐她的人。”

早期的“教母”基本上都是皇室成员或第一夫人,如伊丽莎白皇后在1939年为伊丽莎白皇后号命名,她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则为伊丽莎白皇后二号命名。


科普完毕。
请16岁的女儿为自己的第一艘新船做“教母”,她与“名望”其实是根本沾不上边的,但老包还是这么做了,他是真的很希望长女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吧。


1、姻缘
大小姐是个学霸,她16岁就考上了美国普渡大学,并获得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她继续就读芝加哥大学,虽然包妈妈一直劝她不要再读书了,说女子才高难找丈夫,但她心意已决,宁可不靠父母供给学费,也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于是申请了奖学金,日常过得甚是拮据。

有一天,她收到芝加哥扶轮社(Rotary Club)的晚餐邀请,那是专门宴请有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的,包陪庆欣然应允,因为可以大吃一顿。那天晚上芝加哥刮起了大风雪,但她依然不想错过饱餐的机会,穿上包妈妈替她缝制的蓝绿色旗袍,将长发盘成髻,她前往赴约。
因为受到大风雪的影响,很多人都未能赴宴,隔壁桌只有一位男子孤零零坐着,后来被请到陪庆旁边,他,就是来自奥地利的苏海文,也是个饿坏了的拿奖学金的学生。

Helmut Sohmen出生在纳粹时代的奥地利林茨,曾在二战结束后的维也纳大学法律系就读,毕业后他选择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比较法学、国际法和公司法,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因为和大小姐坐到了一桌,为了避免尴尬,他们就闲聊起来,期间包陪庆说起自己作为黑人青少年志愿者时的经历,令Helmut Sohmen极为钦佩,他们言语投机,相见恨晚。

五个月后,Helmut Sohmen即向包陪庆求婚,更写信请求老包答允,但老包没有回复。当大小姐再次打电话征求老包的意见时,他说包妈妈不会讲英文,日常沟通成问题,因此非常反对;而且老包担心作为中国人,一旦中国开放,需要像长女这样的人效力,但不擅中文的外国丈夫,跟着在中国又能起多大作用,有什么地位呢?

2、赘婿
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不过被爱情占据了全部心思的大小姐还是决定与Helmut Sohmen结婚,她将婚礼请帖放在老包的书桌上,独自一人回到美国,同时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的婚礼父母可能会缺席。
这天底下的父母啊,终究是拗不过孩子的,老包不仅接受了陪庆的决定,还花了很大的力气说服包妈妈,一起前往芝加哥出席大小姐的婚礼。不过对包妈妈来说,婚礼之日一定是她极不愉快的回忆,因为大小姐说,包妈妈穿的是藏青色的线织旗袍,在香港这一般是送殡时穿的颜色。

嗯,包妈妈也是,挺不容易的。
婚后两人一起前往加拿大的蒙特利尔,Helmut成为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顾问律师,而包陪庆则在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继续学业,期间生下一个女儿,取名Michele(苏黎敏)。

在之后的几年里,老包常常借着出差的机会去加拿大探望包陪庆夫妇。大概是想着自家都是女儿,又对做生意没兴趣,好不容易得了个女婿,虽然是洋人,好歹学历还行,能忽悠就忽悠吧。于是每次都和Helmut大谈特谈环球航运公司的发展与前景,并要求他们夫妇回香港参与家族的生意。
就这样一来而去,大律师Helmut居然被老包一番“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要互相帮助!”的言论所打动,决定回到香港。

反而是大小姐觉得丈夫丢掉原本从事的法律职业实在太可惜,多次劝说他,没想到Helmut心意已决,包陪庆只好先帮他起了个中文名字,以便他在国内的活动,就是苏海文。这个中国名字寄托了她的苦心:“苏”字是“索(Sohmen)”的近音字;“海”寓意他从事的海运业;“文”则显示他勤奋好学。
虽然苏海文不及二女婿吴光正得宠,但他非常尊重老包,内心也很认同岳父的种种理念,他知道老包没有儿子,中国人看重传宗接代,便在自己长子的名字“苏文刚”前加上“包”字,以还岳父心愿。

3、新船王
苏海文是最早帮手老包打理生意的女婿,他1970年就回到香港加入环球航运集团。六七十年代正是航运业的盛世,巅峰时期老包的船队有大小船只近300多艘,总吨位超过2000万吨(当时一艘巨轮的价值相当于香港中环的一栋大楼),因而他被《时代》杂志封为“世界船王”;然而到了1986年老包退休,苏海文正式接管船运业务的时候,航运业迅速衰落,幸好从几年前开始,老包就在苏海文的劝说下陆续卖船,十年内把船卖到只剩40多艘,套现出来的资金就被老包用来收购九龙仓,进军房地产业(详见第一集的“九龙仓”争夺战)。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直到2001年市场出现重大改善,苏海文才决定采取积极措施再次扩大船队规模。难怪人们都说二女婿吴光正分得最好,大女婿苏海文分得最棘手。

2003年,苏海文瞅准时机收购了挪威最大的航运公司和最大的天然气运营商本格森(Bergesen),2001年他还收购了瑞典油轮运输公司N&T Argonaut,于是几年之内他领导的环球航运又重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4、不如跳舞
和苏海文共同为环球航运集团服务的同时,大小姐包陪庆还活跃于香港的政界、商界、文化界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她不但多年来持续对宁波大学进行捐赠,2007年的时候,还于上海创办了包玉刚实验学校。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大小姐舞跳得极好,她自小学习钢琴和芭蕾舞,后又学习现代舞和编舞,1999年开始学习国标舞,曾在2004年美国国际标准舞师生锦标赛上荣获冠军。据说她三四十岁的时候,兴致一起,便会邀请朋友们到老包位于深水湾的大宅开舞会跳个痛快。

想象那时青春焕发热情洋溢的大小姐就觉得有趣,包家四千金,同父同母所生,却性格大不相同。
2001年,包陪庆还与自己的舞蹈老师邓先凡联手于西环开设了一间名为Heavenly Dance(亨文)的国际舞蹈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