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小白如何成长为一名理财经验大佬?心路历程分享
一.我是怎么和理财结缘的?
当一个人的眼中开始盯着赚钱、想要攒钱的时候,理财就开始了。
我是在9年前,也就是2011年开始,那时候已经毕业几年了,始终没有存到钱。眼看着别人开始成家立业,而我还是月光族,从那时起就想着怎么攒钱,怎么去赚更多的钱。
因为当时我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家银行,上面会打一些存钱有多少利息的广告。
记得那时的银行定期理财年化收益率还是蛮高的,能达到5%、6%以上,等到终于攒够了五万元,就通过网银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笔银行理财。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各种理财方面的信息资讯,股票/基金/外汇等等,并且感受到通过理财的收益比普通的定期存款要高。
这里分享一个适合新手学习的视频课,可以多多了解基金等知识
领理财小白教学指南【注册+班班】即可

二.在众多投资品种里,为什么更偏爱基金?
在2013年的时候,我跑到一家证券公司开户,里面几乎都没有什么客户,那时股市已经熊了四五年了,正是很低迷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应该去开个股票账户,所以幸运地赶上了2014年的牛市。
可是当时我跟很多小白一样,不懂得股票交易的理念原则等,把握不好时机,就凭感觉买卖,所以赚到的钱又全部还回去了。也正因为经历了2014到2015年的牛熊过山车,让我开始反思,怎样找到更好的更适合我的投资理财的方法。
后来有朋友介绍炒白银、炒外汇,炒期权等杠杆高风险的投资,我也都一一尝试过了,结果都是悻悻而退。风险太高,心脏简直是无法承受,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玩这些高风险的投资了。
因为之前股票亏完之后,我就买了两支基金,放在那里一直没管它,一年多之后想起来打开账户发现,它并没有亏损而且还有盈利。
所以最后决定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基金定投,一边看书学习知识,一边做知识输出,写公众号,分享在头条等平台。
我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8%左右。股票账户也没有让它搁置,股票和基金基本上是同时期买的,目的就是为了做个对比。
可结果,股票账户却跑输了基金账户。所以,我的养老计划和子女教育计划都是基金账户,计划是定投20年。
以上是我实践的第一点,长期坚持下来,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比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要高很多。
第二点,基金投资更适合普通的上班族。
大多数人平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些理财方面,更别说能够天天去盯着账户了。能够让银行账户上的钱去实现增值,又不需要承担太大的风险,莫过于就是基金了。
第三点,基金的投资门槛低。
银行理财的门槛一般至少上万元,而基金100元就可以买。每月省下几百几千元,可以拿来定投基金,长期下来,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像余额宝之类,是属于货币基金,只要有点小零钱,都可以投入进去,没有任何门槛,只是货币基金的收益比其它类型的基金要低。
所以基金适合90%的投资者,尤其适合没有多少积蓄,又没有投资经验的、想要理财的伙伴们。
三.有什么选基和养基的秘诀?
基金不代表可以一直持有,它有估值高的时候,也有估值低的时候。在估值高的时候,逐步地可以卖出;在估值低的时候,只要不断地买入和持有就可以了。
要说养基有什么秘诀的话,我想那就是耐心等待了。
四.有哪些理财和养基的书推荐给大家?

五.理财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对于女生来说,生活的乐趣之一莫过于消费了。买很多新奇特的、前沿时尚的物品,把自己的时间都打发在逛街、浏览商品之中,经常看着买来的战利品,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不知不觉地,钱也就花没了。
所以为了攒钱,我学会了记账。
从买基金时就开始记账,收入和支出写的清清楚楚。一年下来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分析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
记账让我变得更加理性,所以也就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并且攒下了钱用来理财。
在没有理财之前,我的生活可以说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除了上班就是休闲。接触理财之后,我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业余生活,每周看书,整理资料。
我最喜欢的是,周末的时候泡在图书馆,因为那整整一个下午的时光,是淡定和从容的,并且完全属于自己。这种充实的生活让自己无暇去烦恼,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灵感。
生活规律有目标,会让人的身心有激情有朝气。
以前电脑前长期伏案,落下了颈肩和腰椎的毛病。现在就特别注重健康方面,有时间就会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去锻炼和保养,这样就会长期保持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
最后,送给新人的几句话。
学习投资理财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不是钱。资本加上智慧,就叫投资。而智慧是由实践产生的,没有实践不可能有智慧。实践等于什么?就是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一遍,找到正确的方法,叫实践。
理财要趁早。不要等到有钱的时候才来理财,这是一个思维误区。什么时候有钱?多少钱才叫有钱呢?一生是短暂的,没有几个十年,也不可以让我们从头再来,在年轻时试错一定比在年老时试错的成本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