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从不断下滑到历史新高,老干妈复出救火为什么从品牌口碑开始
2018年是老干妈最为严峻的一年,这一年老干妈营业额持续走低,市场份额从原来的20%下降至11%,销售额节节下降,外部关于老干妈更换辣椒的传闻不绝于耳,竞争同行销量和市占节节上升;内部配方外泄、仓库失火,三分之一产能受到影响,大儿子投资屡屡碰壁,欠下巨额外债。从一个小作坊起来的传奇企业面临史上最严峻危机。是什么导致了事情的发生?是否真如外界传言是其产品的变化所致?

时间回到2014年,这一年老干妈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两个儿子在自己的多年培养下,看上去掌握了一切内外事宜,大儿子善于做市场,但喜欢投资,跟老干妈的经营原则相悖,故而分了49%的股份,主抓市场。小儿子则一切遵照老母亲的意思来,于是分了50%的股份,主导公司的整体发展。兄弟两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一切蒸蒸日上。
这一年老干妈将最后的1%股份给了小儿子,彻底退居幕后,享受儿孙萦绕的老年退休生活。然而人的眼界总是有限的,总有一些是看不到的东西,作为老干妈的核心纽带,只有当她离开或者未亲自运营后一些问题才会逐步展现。

刚放下的第一年很好,第二年没有披露,从第三年开始,疲态开始显现。在总体市场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其业绩和市占比逐年下滑,市占比从20%降至11%。大批老员工离职,然后出现了最开始的一幕。
可是难道真如传闻所言,导致所有一切的是其产品发生了改变吗?我查阅了当年很多资料。事实令人大跌眼镜。一些内情农户表示,早在2011年,已经大规模和海南当地农户签订了协议采购辣椒。

也就是说早在2011年前,老干妈出于成本等因素早已经将贵州辣椒换成了海南辣椒,而且消息都是公开的,这完全是她自己主导的政策。真实营业下滑和市占下滑产品不是根本原因。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无法探究其内部问题,只能从其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来进行导论。我们看老干妈复出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18年底,老干妈公布其生产车间,全透明化其产品生产过程。

2018年底,老干妈跨界上纽约时装周,故宫卫衣。

2019年初,老干妈将海南辣椒换为贵州辣椒

2019年初,老干妈亲自演示正确吃法在大量电视台报道

2021年2月长期保持低调的她首次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

………………………………………………..
………………………………………………
………………………………………………
我们无法详尽其具体做法,但从所有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其在提升品牌和口碑,结果是2019年老干妈销售额突破50亿,登上历史高峰。
老干妈隐退后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悉,可能是其内部负责品牌的关键人员变动,可能是同行的长期攻击,或许是刚好原料更换在这个时间段导致口碑发酵,或许是市场其他类似产品的兴起,又或许……….,但所有原因都根结于一点,那就是其品牌口碑出了问题。
品牌口碑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全聚德北京烤鸭多年运营,始终保持盈利,2019年口碑舆情问题爆发后在产品运营没有任何变动的情况下旋即巨额亏损,狗不理包子在北京一家分店出现口碑事件后,旋即亏损退市,嗨学经315报道后,旋即消隐,电影更是口碑决定一切。
老干妈从一个小店开始做到全国头部,依靠的就是邻里乡亲的口碑传播,其成长起来以后更是坚持不打广告,不做推销的,而是依靠产品本身的口碑传播的策略,其因品牌口碑而起,因而其深知品牌与口碑的重要性。哪怕不是产品和口碑的问题,通过加强品牌与口碑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即便拖着颤颤巍巍的身躯,仍然愿意有史以来第一次接受专访,愿意走到电视台前,愿意为了品牌口碑做一切事情。
本人长期一线负责全网渠道的运营和维护,亦深知品牌口碑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有时感叹于企业对于品牌与口碑的一些基本认知的缺乏,希望将近些年来的一些有趣的运营经验整理下来,比如说,我们常常所见的在某宝买个东西,在某度就会经常给自己推荐相关的内容,这实际就是目前各大渠道背后的去中心化机制问题,了解了这个机制可以让我们的内容不断推荐给我们的精准用户群体;比如说,目前的主流新媒体已经能够涵盖所有用户,了解渠道背后的机制运营好新媒体,实质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品牌口碑问题。这我在明后两天就主要谈谈这两个问题。
《在线教育:传统媒体逐渐落下帷幕,品牌与口碑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线教育:品牌与口碑渠道运营中的去中心化思想》
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崛起已经成为公认的主流思想,然而真正将品牌与口碑的运营和新媒体结合的好的却少之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人并不愿意深入研究和思考,实际上目前各大主流媒体的推荐机制在用户的分类、标签、年龄、地域、爱好、时间等方面越来越精准化,远远比街上发传单或者在楼梯投个投屏广告要好的多。当然,真正要运营好品牌与口碑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后续我会将整个体系逐步呈现出来,这本身也是我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