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节选(一)
他想起了海沃德,想起初次见面时对他的热情的赞扬。想到这种钦佩之情是如何幻灭的,以致彼此冷淡,后来出了习惯和往事的回忆外,再没有什么能把他们维系在一起了。这是生活中的一件怪事:你几个月天天与一个人见面,你跟他的关系十分亲密起来,没了他简直不知如何活下去。后来两人分离了,而一切却依然故我,那个原先认为一刻也离不开的伙伴则变得可有可无了。你的生活照常进行,你甚至连想也不想他了。菲利普想起早年在海德堡的那些日子,那时候有能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来的海沃德对未来一直充满激情,后来不知怎的却一事无成,自暴自弃了。
现在他死了,他的死,如同他或者一样,毫无价值。他默默无闻地死于一种愚昧的病症,直到生命终止,也还是一事无成,仿佛世界上从不曾有过他这个人似的。
菲利普绝望地问着自己:人活着究竟有什么用?世间万物,一切皆空。克朗肖也是如此,他活着默默无闻,他一死便被人们遗忘了,剩下的几本诗集则由一个旧书商廉价出售。他的一生,除了给一个爱管闲事的记者写篇评论文章提供机会之外,就别无意义了。于是菲利普从心灵深处惊呼:
活着有什么用呢?
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和它最后的结局何其不相称啊!人们要为青年时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付出饱尝幻灭之苦的惨重代价。痛苦、疾病和不幸,把人生天平的一端沉重地压了下来。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呢?他联想到自己的一生,想起开始步入人生时自己的踌躇满志,想起了身患残疾给他带来的种种限制,想起了他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身世,想起了他在没有疼爱、无人关照的环境中度过的青年时代。他不明白,自己除了做些看来全部是最好的事外,别的什么都没干过,却一下摔了个大跟头,陷入了不幸的深渊。能力不比他强多少的有些人混得很出色,能力比他强得多的一些人反而失败了,看来这纯粹是机遇。雨水毫无偏向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正直的人或是邪恶的人。莫要问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一想起克朗肖,菲利普便记起他赠送自己的那块波斯地毯,告诉他说这块地毯将提供人生意义的答案。突然间,他悟出了这个答案,不觉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这好比猜谜语,百思不得其解,一经亮出谜底,你会奇怪自己怎么会猜不到呢。答案很明显:人生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颗在空间快速运行的星体的卫星,在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应运而生了。既然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有了生命的开端,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也将会有生命的终结。人,并不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意义更重大;人类的出现,并不是造物的顶点,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而已。菲利普记得有关东方国王的故事。这位国王迫切想了解人类的历史,一位圣人便给他送来了五百卷书籍,由于国王忙于朝政,无暇批阅,便责成圣人精简缩短。二十年后那位圣人回来了,这本历史书已压缩得这剩下五十卷。可是国王已年近古稀,无力阅读这么大部头的古书,又再次责令圣人删节。又二十年过去了,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圣人只带来了一本国王孜孜以求的历史知识书籍。可此时国王已气息奄奄,行将就木,连这么一本书也没有时间阅读了。于是这位圣人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一行字,呈送给国王。上面是这么写的:“人诞生于世间,受苦、受难、然后死去。“
”人生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他出生与否,生死与否,都无关紧要。活着微不足道,死也就无足轻重。想到这里,菲利普心里不由一阵狂喜,就像他童年时代,当摆脱了信仰上帝的重压后那样的狂喜。在他看来,人生的最后一幅重负已经从他身上卸掉,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彻底的自由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已化成了力量。一下觉得自己强大无比,同一直在折磨迫害他的命运势均力敌了。因为,假如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话,世间就无残酷可言。他所作的,或尚未做的事情都无关紧要。失败不必介怀,成功也等于零。他是暂时占据地球表面一隅的芸芸众生中的最不起眼的人。他又是万能的,因为他已经从混沌中,探索出人生无价值的奥秘。万千思绪一个接一个地涌进菲利普热切的想象中,他兴奋得深深吸了口气。他止不住想手舞足蹈,引吭高歌一番。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这么高兴过了。“啊。人生。”他暗暗喊道,“啊,人生。你的痛苦与不幸何在”毋庸置疑的论证,明确地向他表明人生没有意义这个道理,因为,就是这一幻想才使他萌生了另外一种想法。他认为,这就是图案时,并非出于什么目的,只不过是满足其美感的快乐罢了。人生也可以如地毯织工这样度过,或者说,假如一个被迫相信自己的行为并不由他自己选择,一个人也可以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即他的人生也不过是一种图案而已。他不需要这样的地毯,也没有什么用途,他这样做,只是满足自己的乐趣,从他自己的生活、行为、感情和思想的五花八门的事件中,可以设计织造出有规则的、精致的、错综复杂和色彩缤纷的漂亮图案。虽然,这也许不过是他自由选择的一种幻想,只不过是使目光与幻想交织在一起的异想天开的戏法,那也无妨。
在菲利普看来,人生确乎如此。在人生毫无意义,一切都微不足道的思想背景下,他认为一个人可以从宽阔无垠的人生中,(这是一条长河,既无源头,又川流不息,却不流归大海),随意编织成图案,从而获得个人的满足。有一种最清晰、最完美也最悦目的图案。在这种图案中,幸福不涉足,成功不问津,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乱人心思的雅趣。有些人的一生,其中也包括海沃德的一生,他们的人生图案还没织完,就被盲目冷酷 的命运切断了。到那时,有人说 这没关系 之类的安慰的话,就令人惬意了。还有些人生,如克朗肖的人生,提供的是是一种难以仿效的图案。在人们能够领悟这样的人生已被证明为正当的之前,旧的观念必须改变,传统的标准必须更换。菲利普想,他在抛弃对幸福的憧憬中,也正在抛弃最后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幸福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人生似乎是可怕的。可是现在,当他认识到人生可以用别的标准来衡量的时候。他似乎浑身充满了力量。幸福和痛苦一样微不足道,他们的来临跟人生中的其他细节一样,都被编进了那精心制作的图案里。霎时间,他仿佛超脱于人生的种种不幸之外,他觉得这些不幸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伤害他了、现在,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过是使人生的图案增加复杂性罢了。当生命的终点临近时,他将为图案的完成感到由衷的高兴。它将是件艺术珍品,其美丽将永不退色。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去,图案就立即不复存在了。
想到这里,菲利普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黄水乞译本 5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