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究竟是血缘的绑架,还是情感的牵挂? ——关于《我的姐姐》电影的一些思考
最近在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讨论度非常高,这部电影聚焦了原生家庭、重男轻女、二胎年龄差等社会热点问题,以完全女性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当下社会女性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思想的批判,除此之外,更引发我们对这一类现象的深层次思考。 故事由一场车祸开始,女主安然的父母因为车祸双双身亡,留下一个年幼的弟弟需要有人抚养,所有的亲戚都认定她要负担起这个责任,但安然十分不愿意。 安然的父母重男轻女,尤其是安然的父亲一直嫌弃她是个女孩儿,对她很不好,曾经为了生二胎的指标逼小安然装瘸子,被揭穿后还狠狠地打了她一顿,对安然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深的伤害。 安然一直都想要逃离家,逃离这个承载她太多不愉快记忆的地方,所以她执意要把弟弟送给别人收养,却遭到了所有人的指责。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现实中的姐姐不仅把弟弟送了人,还承诺永不相见。之后毅然决然地卖掉家里的两套房子,没有给弟弟留下一分钱,一个人带走所有的钱去了心中向往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对于姐姐的做法,网上争议很大,有些人觉得“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有些人则认为姐姐太过冷血和无情。 抛开对错,我们冷静的看待这件事情,抚养弟弟真的就会完全断送掉姐姐的人生和梦想吗?姐姐并不是一无所有,她有卖掉房子的一大笔钱,足够维持她和弟弟一段时间的生活,她面对的难题并不是无解的,当然,弟弟的存在的确会拖累她,但人生的道路不是说遇到陡坡就一定走不过去了,只是攀爬的过程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这样看来,姐姐的行为似乎就显得自私了,但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显然也不是。 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电影中,父母对姐姐的态度一直都是漠不关心,没儿子的时候一心想着儿子,有儿子之后更是把女儿抛之脑后,女儿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更不用说得到他们的肯定。 电影里有一段情节,安然站在父母的墓碑前,说:“我那么努力生活,是想有一天站在爸爸妈妈面前,你们会说一句,我们的女儿还是不错的。”我想,这也是现实中的姐姐最想听到父母说的话。 正是因为父母的偏心才导致姐姐对弟弟的绝情,这份决绝里有对父母不公的控诉,她的行为看似偏执,却是内心伤痕的投射,她以这种方式报复父母,却忘了弟弟也像曾经的她一样无辜。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女性权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这是我们应该值得庆幸的地方,但在传统观念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始终存在。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影响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是固有观念下,女性的自我价值依然得不到认同,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 观念里,为了家庭一个女人可以毫无底线的牺牲,却得不到家人的感激和肯定,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在家庭里,女性不可以有自我,她的存在价值只能是某某人的母亲,某某人的妻子,某某人的姐姐,某某人的女儿,如同电影里那个俄罗斯套娃,被一个又一个的身份套牢,唯独那个真实的自我是残缺的。 电影里的姑妈就是这样的女性,明明比弟弟学习好,却要牺牲去俄罗斯留学的机会,早早出来工作供弟弟读书。之后又遇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去俄罗斯创业,人都到国外了,因为母亲的一个电话,便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国帮弟弟看孩子。从那以后,姑妈彻底失去了自我,活在各种角色里,成为别人口中的“好人”。 姑妈说她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这是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摆脱的命运。 在姑妈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心酸,她们那一辈人,把重男轻女看得理所当然,纵然心里也有委屈,依旧被动的接受命运,不懂得争取,对她们而言,生为女人就是一种原罪,所以要用一辈子来赎罪。 还有那个为了生儿子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的孕妇,明明有两个女儿了,还要拼命,而她的丈夫也全然不在乎她的安危,坚持要她生下儿子。 但安然并不想活成那样的女人,她痛恨父母的重男轻女,一直在寻找自我的价值,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丢失了自己,把在乎伪装成不在乎,用满身的刺包裹一颗柔软的心。 如果电影一直以批判的基调讲完这个故事,或许能触动很多人的内心,但缺少了更高层次的思考:究竟什么才算是家人?儿女对父母的意义是什么?父母对儿女意味着什么?亲情到底是什么? 除了控诉,编剧或许想让那些曾经遭受不公的姐姐们能真正的释怀,于是对故事进行了升华,原型中的弟弟只有两岁,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编剧将电影中的弟弟年龄设定为六岁,懂得说“你和妈妈一个味道”,“你喜欢我,姐姐”,“我只有你了”……就是这样一个可贵的相处机会,让两颗陌生又疏离的心慢慢靠近,有了情感的羁绊,弟弟在姐姐身上找到了家人的依靠,姐姐在弟弟身上找到了家人的温暖。电影的最后,安然终于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站在父母的墓碑前,承认她始终最在乎的还是家人对她的肯定。 家人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男性和女性之间也不该是对立的。 到这里,结局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无论是弟弟为了姐姐选择被收养,还是姐姐为了弟弟放弃去北京,这都是一种成全,是家人对家人的成全。 批判之后依然要回归到温情,家人是用爱温暖彼此的存在,而不是靠血缘来绑架亲情。 希望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付出,只因为你是我最爱的家人,而不是因为“我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