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买得值系列 | 锵锵行天下第二季 第八集 别有洞天
每周的精神大餐如约而至。这一期,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的守窟人刘国虎实在叫人感动和欣羡。他十几年如一日,一个人守着270尊佛像,山中只有狼、熊等动物相伴,看似孤独,然而他却自得其乐。
270尊佛像,每一尊他都细细研究,不仅了如执掌,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更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久而久之仿若能与神明共情、相通、神交。
他说在这每天都有新的发现,生活丰富多彩,因此从不觉枯燥乏味。每月回张掖见家人一次,妻子和孩子也很爱这个地方。久被氤氲,他身上流露着一种平和、欢喜、纯净。
有几个很有感触的地方:
一是去往石窟的路都是石子,很难走。守窟人说因为是祁连山的保护区,所以不修。海拔2800米,台阶240级。果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另外因为难走,才让这里的石窟能被好好保护而不被盗掘。所以也可说因为人迹罕至,才有非常之观。
二是守窟人每次去石窟都会带上炮竹,借此通知山中动物有人来了,动物自然就会回避。万物有灵,和谐共处。
三是因为石窟处于地震带,常有地震。守窟人于佛像缝隙贴上小纸条,观察地震对于佛像的影响。每次地震后他都很紧张,会马上爬上来检视。然而他在说这里迟早会因地震消失时却一片淡然。应该是参悟透了,谁不是向死而生呢?
四是观佛像有最佳视点,就是跪拜之时,抬头仰望的角度。这突然让我想到雍和宫那座18米高的白檀木弥勒菩萨像,跪于蒲团抬头便能望见佛祖垂怜地望向自己。造像工匠不仅是匠,更是通晓人心与佛心的艺术家。
五是有趣的小插曲:石窟墙壁上嘉庆十三年的重修题记,修复石窟的人提醒香客不要在佛像上写诗:“真无耻人也……何不去登科写此诗……”放在现在意思是在古迹上刻到此一游的人呀,有本事你考清华北大去呀!
一期都关于美和悟,让我慨叹中国的辽阔,有太多的秘境,这期好像更懂了陶潜之乐,比之于美,“悟”更多一些。不敢自诩“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但仍梦想: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