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地超要进小布丁和老冰棍了
我小的时候,基本每年都会批发雪糕,买的最多的就是小布丁和老冰棍,三毛一支,便宜巴适,几十支几十支的带回家放冰箱里,整个夏天都是甜蜜蜜凉丝丝的。
当然也批发其他的品种,冰工厂黄桃味和山楂味只能说是永远滴神,旺旺碎冰冰也有除了吃以外的乐趣(旺旺集团真的很会把吃和玩搞在一起啊)八毛钱就能快乐一天。也会在零售价1块五的雪糕里面挑那么几支享受一下。蒙古奶酪这种酸奶味雪糕换一下口味,玉米雪糕是我赫鲁晓平的坠爱,火炬简直是雪糕界的米其林!巧克力脆皮里面是蛋奶味雪糕,甜得恰到好处,还有脆皮蛋筒,还是火炬造型的,火炬造型欸!多了不起啊!我每次都是小口小口的吃,想把它那拉风模样保留更久一点。
当然也有些贵族雪糕,像四个圈、巧乐兹,这种就不是一般小朋友可以吃的起。有时候去别人家里会蹭到这样的雪糕吃,但是觉得也就那样,也没有很好吃啊!两块钱,够我买四天的小布丁了!
后来慢慢见到了之前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其中脱颖而出的是梦龙和钟薛高,因为这两个我到现在都没吃过,它们的价格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久久的望着他们,想,我觉得巧乐兹已经很贵族了,原来他们只是个小地主,上面还有很多王公侯爵。
可我还是总会奔向那些标价2.00以下的冰柜,在十几个、每一个夏天,贪婪地盯着里面花花绿绿的塑料纸,寻找着我熟悉的身影。我有时候会瞟到旁边冰柜里的精美包装,但在我和它们之间隔了一道标价条,我总是发现我的手很难越过它去,久而久之我也不再看这道高墙另一边的东西。也不是说不看,只不过我的目光停留在它们身上的时间很短暂。也不是说很短暂,只不过这种视觉印象并没有变成心理诉求。也不是说没有心理诉求,只不过...
这不是我的雪糕世界,这是我的消费观,也不只是我的消费观。你总能在矮子里面拔出将军来,干嘛要雇小米logo新设计师?何况资源有限,为何不物尽其用?你发现豪华型和舒适型就差那么一点点,舒适型和经济型就差那么一点点,其实好像也差不太多,追求也不一定很高,但是资金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不过档次的确拉开,但是...但是...性价比高啊!
很难说。很难说是贫穷限制了视野,还是避免掉进消费主义陷阱。没钱也是真的没钱,但不知道有钱了会不会还是困于性价比的纠结中。毕竟我现在可支配资金比小时候翻了几百倍,但我还是更愿意奔向地超,买一只小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