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世居中牟 近于文盲 却在大凉山彝族聚居区被奉为女神
她字识不得一筐 却一心向爱
初次见梁艳丽,就给人一种干练、清爽的感觉。当说起她对四川西南大凉山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数百名困难家庭的无偿资助时。她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整个人瞬间就显得精神焕发,热情奔放。从孩子们身上打开话匣子,就像是触动了梁艳丽神秘的生命之弦,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女王姐姐成为大凉山深处的灯塔

梁艳丽今年已经47岁了,但看上去却仍然充满了青春风采。她说,大概20多年前,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通过QQ了解到在四川大凉山身处有一群孩子吃不饱饭穿不上衣,生活极度贫困。当时呈现在她面前的画面让她非常震撼。使她下决心要帮助这群孩子,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如果自己有两双鞋,就一定要分给他们一双。

后来,梁艳丽通过多方打听,辗转联系上了这四个孩子。从此,自上个世纪开始的,长达20多年的一场马拉松式的扶危济困长跑,梁艳丽从未须臾停歇地坚持到现在。

这期间,且不论梁艳丽投入的物力财力,既是期间经历过的无数坎坷曲折,都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到目前为止,这场世纪爱心长跑已从当初梁艳丽的孤军奋战升级为以梁艳丽为核心的一个慈善团队。所资助的对象也从当初的四个孩子增加到500多个贫困家庭。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梁艳丽没识得几个字,近于文盲。她在中牟县城经营一家烟酒店,经济条件并不特别好。开始资助几个贫困孩子时,尚可勉强支撑。但当后来所资助的人群以几何数字不断递增时,她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好在给她提供货源的一些厂家和企业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都给予了她大力支持,而且一帮亲戚朋友也纷纷加入到她的公益团队。才使得她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她所资助的一帮孩子们,所给予她的巨大的精神支持。是她让那些原本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的孩子们重新捡起了生命的火种;是她让那些原本只能被大山困住的心灵重新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梁艳丽的名字在大凉山的群山之间,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成为闪耀在群山之间的一座灯塔。因为梁艳丽曾用过“冷面女王”的网名,所以,梁艳丽就被当地彝族乡亲尊称为女王。用那些受她资助的孩子们的话说就是,梁艳丽就是他们心中的女神。“如果你有什么愿望,那就对女王说吧!女王一定会帮你实现的!”

一颗红心相连 从小就播下了兼济天下的梦想

梁艳丽常年资助大凉山的彝族乡亲,其动力和精神源泉到底来自哪里呢?这一点,当你走进梁艳丽的家里,或许就会恍然大悟。应该说,梁艳丽的客厅就是一座微型红色博物馆。在这里,你完全可以从其中感觉到梁艳丽的精神世界,感觉到她孜孜不倦地资助那些孩子们的精神力量。

梁艳丽说:“我不是党员,但我从小就从父亲那一代人身上传承了红色基因,耳濡目染地懂得我们这个国家来之不易。尤其是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广为传颂的爱国为民的故事。”是的,在梁艳丽的客厅里挂满了开国领袖,还有共和国开国元帅、大将、上将等的资料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摆件。梁艳丽讲起这些珍贵历史记忆的来历时,如数家珍。言语间充满了敬畏之情。试想,如此一个懂得敬畏和感恩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去资助尚处在贫困状态中的同胞时,是不是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的确,梁艳丽就是这样一个始终都不会忘记自己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的普通中国人。正是这样,他才从自己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了生命的极大乐趣。

梁艳丽还小心翼翼地给笔者展示了她收藏的一些珍贵的领袖手绘像,那毕恭毕敬的姿态无不透露出她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恩。由此可知,梁艳丽之所以有今天的无私义举,本就是源于从小对我们这个国家所从事事业的深刻认知,从小就播下了兼济天下的梦想。
被困泥石流 我一定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回去
梁艳丽说,去年疫情之后,因为牵挂大凉山的孩子们,在4月初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刚刚好转,她就带领着几个人,带着筹措的一些物资,冒雨驱车前往大凉山。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返回时,车没出得大凉山,就遭遇了泥石流。

梁艳丽对这次颇为惊险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说起来仍如历历在目。因为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大山里本就到处充满了危险,这一点,梁艳丽和她的同伴们心知肚明。可为了尽快把救急的食品和衣物送到孩子们的手里,她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当第一次泥石流阻断了他们的前路时,梁艳丽心里并不是一点都不害怕。但她不能泄气,更不能让同行的人看到。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是她把他们带出来的,所以,她也一定要把他们安安全全地带回中牟。同行的男同胞在公路一侧勉强清理出一个狭窄的过道,便紧急拉着梁艳丽快速通过。
然而,当他们还没能走出多远,前面又塌方了。这一次眼看就要天黑了。怎么办?在没有任何现场解决方案的前提下,他们只能求助于当地老乡。后来,他们辗转找到了当地的派出所,说明自己是来自河南中牟的公益志愿者。

派出所的干警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召。在留宿他们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就亲自带着他们,在当地老乡的配合下,优先给他们开辟出一条出山通道。这才使得他们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此次慈善捐助之行。

只要人不倒 就会把扶危济困的旗帜扛下去
梁艳丽基本算是个文盲,认不得几个字。但在很多人眼里,她却比一些读万卷书的人站得更高视野更宽。其实,事实也正如此,一个人的胸襟和视野往往和他读多少书,有多少书本知识并无必然的联系,反而和一个人的本性初心,和他的的阅历以及成长环境有着一定的关联。古往今来,饱读诗书而为祸一方的误国误民者大有人在,而目不识丁却成为一代楷模被万人敬仰者,也不乏其人。

梁艳丽虽然目不识丁,但却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成就并点亮了大凉山深处一群人的生命之光。这难道还不能让一些饱读诗书却终日碌碌无为的人深感汗颜吗?当有人问起如今已踏入社会的梁艳丽的儿子:“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这位梁艳丽家族中学历最高的成员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
如果没有一个执念,如果没有一个信仰,如果没有一种毅力。梁艳丽不会坚持到现在。20多年的风雨坎坷和信念坚守,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一种品质吗?这就是梁艳丽的不同凡响之处。其实,当初走上这条慈善之路时,梁艳丽也遭遇过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管好自己的事呗。全国这样的人多了。你能管得过来?”甚至有的人出言不逊。但梁艳丽认准的道路,即使遭遇再大的阻力,她依然会坚持下去。当然,她也曾彷徨犹豫过,当初他怕引起家里人的误解,每次带着物资去大凉山和孩子们见面,她都对家里人谎称说自己是去出差的。
不忘初心

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梁艳丽的坚持,和她所从事的事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反响,尤其是她本人精神风貌的彻底改变。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充溢在快乐和热情之中。这使得她周围慢慢地聚拢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志同道合者,这其中就包括她的家人。如今,梁艳丽拥有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慈善团队,所资助的人数也由当初的4个孩子扩展到现在的500多户家庭。
当问起梁艳丽未来的打算时,梁艳丽像个孩子一样,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双拳:“只要我人不倒下去,就一定会把扶危济困的慈善事业做到最后!”如今,梁艳丽的慈善壮举正在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她是河南人的骄傲!更是中牟人的骄傲!2020年,梁艳丽先后获“中国好人榜”、“郑州市文明市民”、第四届“感动中牟”十大人物、“中牟县文明市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