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过往的分手或离开的经历里收获了什么经验?
查看话题 >也许你不是在挽回,你是在“诡辩”
很多挽回者除了“高兴”“沉思”之外,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无奈”。明明很多攻略都已经被千锤百炼过,被无数专业人士反复研究,更是有无数成功复合的经验、案例,但还是有很多很多人失败了。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原因之一就是根本没有理清楚适合自己的挽回思路,也没有沿着正经的逻辑去挽回前任,我们只是说服了自己,弄得我们好像真的在挽回一样。
因此我们容易纳闷“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前任总是无动于衷?”
殊不知,很多挽回者看似深情,其实只是在不断“诡辩”,但假的就是假的,无法带来亲密关系需要的亲密感、安全感等要素,不可能修复感情。
一:思维诡辩
诡辩的定义是:用虚假的根据,将真实的原理、现象否定、弱化,让错误可以“以假乱真”。
但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为了欺骗任何人,只是单纯想要让破碎、不稳定的感情恢复正常而已。
我们想要找到方便高效的修复感情之路,但苦于找不到完全清晰、正确的道路,只能凭借生活经验和想象来补全不清楚的地方,自己给自己“划重点”,因此我们的思路、言行很容易存在缺陷、不合理的地方。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真理只有一个,但歪理可以有无数种,将歪理落实之后得到的不幸结果也必然千奇百怪。
这非常考验我们的基本功了,我们要能提供情绪价值、要懂恋爱,和异性相处也可以游刃有余、要懂怎么照顾女生,给予安全感、要知道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可以适当越界、要知道......
如果你真有这些能力,你们即使分手了估计也不会来我了。
1 又糊涂又明白的我们
越来越多的朋友变成了恋爱方面的学者,久病成良医。
比如我问你“挽回是什么”。
你可能告诉我,挽回是自我提升、价值展示、二次吸引。也就是说:
挽回=提升、改变
提升、改变=复合
你挽回=复合成功
这是最常见的逻辑,但事实我们缺了一点什么,我们很难从中获益,也就高兴不起来。
我们欠缺了“模态判定”的概念。
A--B,A可能必然导致B(必然判断),也可能只是应该导致B(应然性判断)。
中间的变量可能是你们分手时候的情况,或者是你分手后的态度等等。
2 摒弃“怎么做都是对的”思维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术士写了一个纸条,让皇帝在下雨的时候打开,上面写着“今日有雨”。
先不要笑,我们也可能陷入这种谬误。
比如我们在纠结要不要和前任聊天的时候,容易拖延。拖延时候就会诞生这种“我怎么做都对”的思维。
比如你快下班了,你想到很多人提高“挽回黄金期”,觉得应该尽快和她恢复联系。于是你决定下班之后给她发一个消息。
因为你觉得这时候是上下班高峰,一般要等车子或者等电梯一般都有时间,你觉得很合适。
但你因为种种愿意耽误了,你拖延了一个小时。这时候你也容易“自圆其说”。比如“这时候往往在车上或者家里吃饭,也很无聊,也有时间看手机”。
如果这时候你还没有发消息,等到9、10点才发,你也可能会想“吃完饭,这时候一般是最空闲的时候,应该时间最宽裕,我现在发也合适”。
这是在故意违反客观规律,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3 极端化的恋爱观
恋爱中有一股很强的舆论,坚持虚无主义。
“单身好,想跟谁好跟谁好”“单身最高贵”。
他们陷入了“信息孤岛”,其实恋爱也会不断发展,存在不同的阶段性。很多人在塑造自我的时候,接受到的信息非常原始、粗糙。
比如“男生需要哄女生”“女生要保护好自己”。虽然有道理,但已经不足以应对高速发展的恋情。
另外,还存在“需求-供应匹配”的问题,很多非常丰富、完善的知识却很少被人发现(比如“亲密关系”),很多人没有相关的需求。而有需求且成功的人,也基本上不会、也无法进行“信息共享”。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特别容易停步不前,走向极端,因为没有意见反驳自己的看法。不断用诡辩,将自己的误解不断强化并宣传出去。
在古印度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诡辩,问大象是幻觉、问人是虚假的,问天是不存在的。
但现在我们不同了,你们有老师我了。
二、言行诡辩
但你寻找到答案之前,你会制造很多麻烦,因为你会不断“反向合理化”。
如果我们现在做的事和自己的固有认知产生冲突,甚至推出另一个和自己对立的认知的时候,我们会极度难受、不适,我们会不断找理由改善这种情绪,让所有不合理的地方变得合理。
缺点是,让坏的行为循环,让好的行为坚持不下去。
因为它阻碍了正常的人际沟通。
1 误解与曲解
比如我们在不熟悉的聊天环境下,容易误解对方的意思,把歧义往不利于我们的环境下“推理”。
比如前任和我们说,“我累了,不想再和你走下去了”。
累了=不想谈=没希望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其实你可能已经意识到问题,在改变了甚至快要改好了,只是她没有发现。
但我们容易抓错重点,比如我们以为重点是“不想”,但其实重点只是“累了”。
你们之间冲突浓度较高,从你身上无法进行情感交流,对方下意识远离你,很可能只是当下的情绪。
但你可能默默放弃、说话往坏的方面说,比如非常善解人意的说“那好吧”。
还有一种情况,是故意曲解对方的意识,主观制造交流障碍。
比如前任和我们说,“我不想和你说话”。
接受到这个信息之后,你的脑海也会开始“混乱”,开始曲解聊天信息,企图让亲密关系得以维持。
不想和我说话--我没有价值--我做的努力白费了--我该怎么办--我要用极端的方法
XX:“没事,你可以不说话,我发点有意思的图片给你/你听我说就好了”。
单纯把“不想说话”理解为“不想打字/发音”,否认了“排斥自己”的内涵。

看似幼稚的行为,但确实是很多挽回者最真实的状态,都是在故(自)意(欺)曲(欺)解(人)。
比如被拉黑,就到前任公司、家里找他;不拉黑,无法聊天就找对方父母、共同好友传话等等。
2 不断“虚假预设”的我们
无论挽回者分手前是高位的一方还是低位的一方,在叙述自己感情经历的时候都容易故意隐瞒、装傻,将真实的情况加工成“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比如一部分求助者,喜欢把分手的原因归结于外在、暂时的东西,比如对方父母、疫情、异地、失业等。你听完之后会发现,他的故事里对方的存在感较弱,说的最多的是自己受的伤和干扰因素。
弗洛伊德说过“梦存在对无意识的压抑,否则当事人会感受到焦虑,梦中会遗忘一些不开心的事。”
虽然当事人述说的时候意识是清醒的,但表达的内容和梦一样是进行过主观加工的。
加工的时候减弱了“确定性”,他恋人存在的问题是确定的,这是思考、沟通和解决问题最基本的要求。
他自己也信了,也按照这个“装傻”的看法去做了。他在努力摆脱外界的干扰,比如尝试搬出去住、等收入上升等等。
因为在他的预设中,他和恋人没有问题,即使对方提分手也不是他的本意。
既然已经预先判定“对方没有问题”,又因为自我肯定,也不容易把问题推到自己头上,这样的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无解,“当所有预设为真的时候,解答才有意义”。
“前任不回我,我是不是挽回不了”
“可他(前任)已经有新欢了,”
“他说我们已经没希望了”
如果真是纯粹直接的挽回,直接三板斧“他的情绪是什么”“问题在哪”“我可以怎么做”就完事了。

虽然具体完成时间不好说,但至少方向是对的。很多人只是在陷入逻辑陷阱,不断徘徊难以上岸。
三、跳出诡辩的陷阱
很多人诡辩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相信“真的没希望了”,故意扭曲真相。如果你想挽回要做的就是跳出错误的逻辑,像是在梦中世界找到第二个太阳、月亮,发现其中的荒谬,让自己清醒过来。
1 内心有一座“自审亭”
我们经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境遇,比如“他爱我,他之前送了我很多东西,也改了签名”&“他不爱我了,现在都不理我了”、“我想放弃了,他都......”&“我有点甘心,他还愿意帮我的忙”。

无论我们遇到的问题有多复杂,真相都只有一个,我们需要靠真实的“信息”。
主要意见:“前任一提到感情问题就避开不谈,是不是彻底放弃我了?”
理由:拒绝复合
调查:分手后聊天频率减弱,但没有断绝联系,且态度友好
综合结论:缺乏证据支持,且愿意沟通,没有明确的表态,存在过分推导。
或者
主要意见:“他说我们结束了,我绝望了”
理由:他说了绝情的话
调查:他拉黑了所有的联系方式、拒绝任何形式的沟通和见面......
综合结论:有证据支持,但当事人受到情绪影响,主观态度不明,且前期受到长期的刺激、压迫,继续观察不轻举妄动。
有的朋友担心“又当裁判又当选手容易出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另一种自审的方法。
2 互逆证明法
有的朋友可能在消沉、失望的时候,会过滤掉很多和自己看法相反的实际情况,比如:
对方虽然说了狠话,但后续几天态度明显缓和;
对方虽然有新欢,但并没有拒绝和你聊天;
对方虽然分手,但没有拉黑,强势表态;
对方虽然拉黑,但见面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回避;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我们只是遗忘了,比如恋爱之前如果你看到异性一边追求你/和你谈恋爱,一边和别的异性暧昧,你立刻就能跳出他设置的陷阱。

3 我们的勤劳用错地方了
懒的人,会因为懒而“勤劳”。
看起来很多挽回者很懒,懒得去找方法、懒得去努力、懒得去面对问题、懒得坚持。但你会发现大多数“诡辩”都有相对复杂的逻辑和一定的迷惑性。
他们试图走“捷径”,指望用最少的成本得到尽可能高的收益。诡辩只是其中一个渠道,还有的比如借力(找人帮忙)、照猫画虎(学习他人的经验)等。
但问题是挽回不存在捷径,该改变的问题,比如任性、冷漠、不上进都要改变。
他们只看到了“耀眼”的一面,但增加了自己的“得失心”。本身图快,也付出了努力(虽然无效)就会有更高的心理预设,如果达不到会比一开始没有期待的人更受伤。
诡辩、回避、偏见,都是因为无法接受糟糕的现状,努力的方向是“制造梦境”,越走越远。并吸收所有可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意见,让自己越跑越偏。
伏波娃说过,“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他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感情的持续,也是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痛苦但有收获。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荼白大大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你觉得最不可能出轨的人却背叛了你?
- 分手后想挽回,到底要不要道歉? (1人喜欢)
- 为什么说『过情关』非常重要? (1人喜欢)
- 作为一个谈过回避型的人,我整理了5条特别好使的血泪经验! (1人喜欢)
- 你以为的一见钟情,其实是遇见了自己的创伤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