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德经》第十三章: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大前天晚上突然之间肚子绞痛,痛得冷汗直冒,一开始,完全被这种痛觉控制,后来越来越痛,痛得哼哼唧唧,痛得直打滚,好像这样就能减轻一点疼痛一样。
痛得死去活来之际,脑子里突然之间有了一丝清明,觉得自己好好笑,把平常做的基本功夫全丢了,于是回到呼吸位,观着自己的呼吸,这样疼痛感稍稍减轻了一点,可以去喝口水了。但没一会又开始痛,而且这种痛加剧了,手抚在胸口的位置不断的揉搓,感觉整个胸腔都是硬硬的,像石头一样。我心想,惨了,身体部位变硬绝不是什么好事,怕不是要死了吧?这样一想更痛了。而且我平时身体好的像头牛一样,轻易不生病的,这一生病,是会要人命的,这下怎么办哪,两个孩子还这么小……这么胡思乱想一通,痛得简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
兴许是平时有用功吧,这么痛了,脑海里竟然冒出平时读诵的《道德经》里的一些经文,其中有一句:“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就这一句,突然之间好像打通了我的七经六脉,一下子就开了窍,死了就死了吧,这样想着的时候,对身体死亡的那种执着突然之间就没有了,身体放松了下来,肚子突然就不再痛了。
如此折腾大半夜,后来吐了一点,又拉了一点,下半夜的时候就好了。
第二天人精神一点的时候,就思考这个“无身”及“有身”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曾经读《金刚经》时也遇到过,《金刚经》里有一句:“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读这一句时不甚理解,看释义才知道是这么一段公案:
什么理由呢?佛又对须菩提说,以他本身做榜样,像我从前的时候,曾经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过去印度一位名王,不过印度不注重历史,这种历史资料只有在佛经里才找得到。
这位当时历史上的名王非常残暴,那个时候,释迦牟尼是个修道的人,相当有成就,到达菩萨地了;虽然是缘觉身,无佛出世自己也会悟道,后来歌利王因闹意见要杀释迦。他说,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杀你,你会不会嗔恨?释迦佛说:此心绝对清净,假使我起一念嗔心,你把我四肢分解割掉后,我就不能复元,结果歌利王一节一节把他割了。释迦牟尼没有喊一声唉唷,心里头也没有起一念恨他的心理,只有一念慈悲心。完了以后,歌利王要求证明,释迦牟尼说,假使一个菩萨的慈悲心是真的话,我的身体就马上复元,结果他立刻复元了,又活起来。
这个故事比耶稣的复活厉害多了,所以佛说,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他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说给我们修行的人做个榜样;当然,并不希望我们被别人割了作试验。现在不必谈割截身体了,叫你不说话你就受不了,叫你坐著不动也受不了,其实这个就是忍辱与禅定、般若的道理;只因为智慧不够,悟道并没有透彻,所以你受不了。
当然,现在也不太理解此处的有相无相和《道德经》里的有身无身是否是一个意思,自己的感觉是他们之间有相通之处。经历了这么一遭,也算是对有和无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有者以为利,无者以为用,有无相生,也许不能单独来看待这个问题。
四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童言童语 (1人喜欢)
- 一眨眼间 (2人喜欢)
- 为什么一年到头白忙活?原因竟在这里
- 有在夜里痛哭的时间,为什么不起来看几页书呢? (2人喜欢)
- 身体留下的疼痛记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