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2022考研经验及复习建议
准备考研是从去年过完年开始的,发现新闻很有趣,而且相较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算是比较简单好入门的。我曾把新闻形容为一把钥匙,打开的是人文社科的大门。所以,从动机上讲,我考复旦新闻,主要是丰富自己的头脑,而且恰恰对这方面的事情进行思考是我很感兴趣又有一定见解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考研的这段时间,我并没有只局限于看参考书目,在前期看了大量的新闻学相关的书,做了些简单的笔记,后期才集中看课本,同时也还在看其他相关的书。我觉得通过这些额外的书,一是丰富了我对于传播的一些看法,另外就是对于答题其实也有一定帮助,至少从立意上讲会有一定提高。
其实我一直觉得考研是件很充实且快乐的事情。充实是因为每天都过得很满满当当,上大学第一次有一种珍惜时光的感觉;快乐有两个原因,一是本身我看得书和我所追求的东西就是我的兴趣,是我热爱的,二是因为周围也有一些朋友陪着我一起考研,还蛮开心的。
一、专业课经验
专业课:七月份考研正式开始,专业课背书我那时候就开始了。当时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已经看了两遍,就开始背背背。背诵其实也是加深记忆理解的过程,我是先背了三四遍买的笔记,10月份再自己总结了一份笔记,之后都背自己的(对知识点和自己的笔记重点已经完完全全心里有数了。专业课没什么技巧,前期就一直背,没有必要单独去搞名词解释,后期慢慢背着背着就大概知道了!然后后期还需要搞热点专题,关注热点事件的解读等等,这些在新传考研的公众号都会有热点的解读的!可以看看,记住了在考场上写出来那就是你的了!专业课的话我报了新祥旭的一对一,然后希望老师重点教评论和消息策划之类的,总的来说讲得很细致,批改的质量也很高。
然后基础其实主要是考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和黄瑚的新闻事业史。历史一定要记牢,而且要反复记,串联着记,在考前要把相关的记在一起,比如申报的发展历程什么的,可能在书里是很分散的,但复习的时候要集合起来串联着记。而且复旦的基础其实陈题很多,所以以往的试题很重要。实务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所以,公关案例的总结很重要。我觉得实务考得不好就是因为案例不够,而且有些案例运用的不充分。其实实务并没有太多东西,理论性并不强,但强调结合实际。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除了要看熟课本,还要看杂志,看论文,看热点评论之类的,杂志可以看新闻记者,新闻大学等,论文要看复旦老师的论文,热点评论则是素材的准备和思想的升华吧,也很重要。因为复试的时候肯定会涉及到的,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些网站公众号,还有考研文库,了解最新的资讯。
二、专业课参考书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教程
新闻编辑学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三、复试经验
专业复试真的很犀利,直接问很专业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比如谷歌事件。我想专业面试,最重要的就是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穿的大方一点,别太花,但是也别太沉闷,尤其不要穿高跟鞋等一切发出巨大响声的鞋!回答问题时诚恳一点,不知道的话可以说:让我稍微想一下。但是别编!导师都是行家,你编的话能瞒过他们么?其实基础扎实不扎实,老师一问都能问出来的。还有一点,一定要谦虚,鞠躬一定少不了的,导师都是大学者,尊敬他们是完全应该的。
四、我的建议
考研题目的难度并没有高考大,最重要的在于选择一个适当的目标,然后坚持下去。只要学校的难度适当,自己的学习态度端正,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注入一点好运,那么你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收获的。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心态不错的人,整个考研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心态特别崩的时候。一到要专心准备什么考试的时候(当年高考也一样)我就会开始与世隔绝,把自己的社交关系做减法,简单到一天到晚几乎不需要和别人说话。在外面租房子,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背书,吃饭的时候看看综艺简直是我一天中第二快乐的事情了(第一是睡觉)。这样的生活并不会对我的心态和我原来的朋友们关系有什么影响,期间我的宿舍室友们一个接一个的生日,我们都聚在一起吃饭睡觉…反而,生活更加简单后,人就会变得很平静,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影响你学习的规律。